-
再探USR價值(一):別讓專業變成偏見,大學社會責任從互信開始
文/陳冠儒 向來以高教和環境清幽著稱的文山區裡,「安康社區」由於居民大多貧窮,一直以來飽受外 [&h ... -
實驗教育畢業生成為教育工作者之後──再探教育體制內外的距離(下)
文/翁嘉瑩 走進展賦行動學苑的教室,一個空間內,同學圍坐在半身模特兒前,聆聽老師講述,接著輪 [&h ... -
實驗教育畢業生成為教育工作者之後──再探教育體制內外的距離(上)
文/翁嘉瑩 他是鄧宇咺,學生口中的鄧宇。高一暑假發起家庭革命,從一般公立高中,轉入當時由人文 [&h ... -
一場原住民教育體系的自發實驗(下)/Pinanaman河邊教室:用自己的語言來學自己的文化,讓孩子有自信心。
文/徐卉馨 花蓮秀姑巒溪畔另一處,位於玉里春日部落的阿美語幼兒學習園地「Pinanaman( [&h ... -
一場原住民教育體系的自發實驗(上)/Tamorak共學園:語文課應該要上阿美語,那我們就這樣教。
文/徐卉馨 這天是Tamorak(南瓜)共學園開學日,時間來到上午八點,這所位於花蓮豐濱港口 [&h ... -
【Σ教育=?】教育路途上──沒有誰幫誰,而是陪伴彼此/籿苗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扣扣老師談教育陪伴
訪談/黎育如。撰文/陳冠儒 「我其實在教育現場已經十年了,過去是平面設計師。真的沒有想過(後 [&h ... -
數位不應使人孤獨 1420Hz兒少發聲平台向世界開站
文/兒福聯盟新聞稿。NPOst修訂。 台灣首創兒少專屬的公共政策平台──兒福聯盟1420Hz [&h ... -
疫情下的數位困境:弱勢兒少的數位學習好迷「網」
兒福聯盟新聞稿。NPOst修訂。 為了遏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政府宣布各級學校從今年五月下旬起 [&h ... -
從創夢到實踐學校教育 用領導力與行銷創造改變
文/黎育如 學校應該如何創造教育價值?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是各個學校校長肩上最重要的任務。「 [&h ... -
「玩」出教育創新:葉丙成走過的創業路 PaGamO讓改變繼續發生
「教育能帶來改變」的命題長久以來不斷被重複辯證,不同世代都有不同的議題,而創新思維的火花,也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