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校之名撤資:學校應培養人才面對未來,而非扶植企業汙染未來
文/350 臺灣 高等教育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學所擁有的 [&h ... -
善耕 365 媒合亞斯伯格熱血合唱教師,引領偏鄉原民學生唱出部落使命
文/善耕 365 基金會 新聞稿提供 從小有著肢體平衡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h ... -
從特色公園到街道遊戲,特公盟要讓遊戲場重回街道,讓孩子痛快的玩個夠!
文/宋秋美 @ 太報 2015 年某天,萬華青年公園裡的磨石滑梯、太空堡壘被拉 [&h ... -
女性主義就是女權自助餐?女書店吳嘉麗:解放女性,不代表壓迫男性
文/黃宜稜 太報 「女性主義不只是解放女性,同時也是解放男性。」一提到臺灣人 [&h ... -
為什麼兒虐會發生?從個人、家庭、社區到政策法律層面,檢視兒少受虐因素
文/劉紋伶 社工師 這些年兒虐事件頻傳,每有新聞報導之時,兒虐議題則會被重複討 [&h ... -
北市社工工會:私刑暴力與媒體過度關注,危及兒虐當事人及家屬的復原空間
文/章思偉 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理事 近日多起重大兒童虐待案件,激起廣 [&h ... -
【阿北望遠鏡】面對受虐者,我們可以做的 10 件事
編按: 由專業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坐鎮回答各種 NPO/NGO 相關提問的專欄【阿北私 [&h ... -
世新社發所的數字教育學:以績效主義「評估」成果,高等教育還要失去什麼?
編按: 今(2019)年 1 月 2 日,世新大學校務會議投票表決,通過其社會發展研究所從 [&h ... -
社會工作的專業:不應「可憐」家屬與精障者,而是理解並回應需求
前些日子,有人在 ptt 上詢問是否有啟智教養院及低收入戶申請。那則貼文中,發 [&h ... -
外在威脅、內部歧異與路線差異,臺灣社福運動的挑戰與未竟之業/《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書摘
編按: 巨流圖書於今年(2018)10 月出版《臺灣社會福利運動與政策效應:2000-201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