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性農場,能否成為跨專業的新處遇模式?
文/屠崇軒 筆者為社會工作專業背景,但在研究綠色社會工作(Green social work [&h ... -
消弭聽損資訊落差 聽力師轉型當Youtuber,做聽損者的後盾
文/劉彥良 從早晨的鬧鐘開始,人們每天透過各種聲音,接收世界萬物的訊號。但你對「聽」這件事是 [&h ... -
極權政體之下 一段慈善及社會創新變質的故事
文/劉彥良 公益組織能否順利發展,與「公民社會」的健全程度。當有意改善社會的組織,受到極權政 [&h ... -
台灣捐款每年上看千億!公益界如何回應捐款人的期待?
文/劉彥良 台灣人古道熱腸到什麼程度?結果可能超出你的想像。回顧近兩年台灣公益責信協會發布的 [&h ... -
Know your donor(下)「線上捐款」成潮流,該怎麼理解數位捐款人?
文/劉彥良 隨疫情發展,數位支付的方式日漸興盛,連帶使公益捐款形式出現變化。台灣也陸續有超商 [&h ... -
Know your donor(上) 「世代」因素 如何影響捐款行為?
文/劉彥良 「我們做了這麼多努力,為何募款效果卻不如預期?」許多NPO工作者,在從事勸募工作 [&h ... -
線上講座、論壇不再是難事 如何打造成功的虛實整合活動? GatherTown圖解教學(下)
文/陳冠宏(2022年獨立書店線上展《雲端漫遊》策展人) 編按:本文承接上篇內容,從25家獨 [&h ... -
線上講座、論壇不再是難事 如何打造成功的虛實整合活動? GatherTown圖解教學(上)
文/陳冠宏(2022年獨立書店線上展《雲端漫遊》策展人) 編按:以前只辦過實體講座的NGO, [&h ... -
不只是「非常律師」 社企淬煉自閉症友特質 讓微軟、樂高舉雙手歡迎
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編按:《非常律師禹英禑》近期熱映,掀起全球觀眾對自閉症的關注。現實生 [&h ... -
2022大專校院失智症方案設計競賽決賽,青年展現創意克服失智難題
文/劉彥良 高齡社會來臨,面對盛行於高齡長輩的失智症,該如何讓年輕世代有感,甚至起身行動?台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