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光榮國中在課堂上實行「翻轉教室」(圖片來源:鍾敏豪提供)

公益組織翻轉教育|均一教育平台同時拔尖與扶弱,立志提供華語界「每個學生」一流教育

均一教育平台立志拔尖並扶弱,提供每個學生均等、一流的教育,線上教學影片讓學習速度快的學生可超前自學,速度慢的學生也能針對漏洞補強。這也是均一平台努力推廣的「翻轉教室」概念,學校應由學生學習為主題,老師則視每人需求來指導、支持,一改傳統的單向授課。

8 月選書:《105號公路:泰緬邊境故事》── 你我都有可能是難民,而難民可能才是真正的鬥士!

透過了解「邊境」的故事,我們知道了協助與被協助的背後,尚有更複雜的結構。而充分了解這些複雜結構的公民,將可以為我們的下一代建立更美好的未來。或許我們臺灣人無法為東南亞做太多事情,但是在臺灣,我們有選票、我們有傳播工具、我們倡議活動、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組織,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的周圍開始。難民就在我們周圍,甚至我們自己也是被迫搬遷到別的城市的難民。

Photo Credit/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

專欄:大人如何練習面對幫小孩「擦屁股」的難堪與焦慮

跟小孩一起生活,小孩的行為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到我們。因為小孩在生理能力或社會能力上沒有辦法好好善後,於是這些「麻煩事情」總是得要我們在後面擦屁股。這種「連帶責任」的擦屁股經驗,使得我們對小孩的某些行為感到難堪或焦慮。在教育上,我們一方面得要試著培養和等待小孩的生理與社會能力,另一方面,在孩子尚未具備足夠的能力之前,我們也該試著練習面對這種「連帶責任」帶給我們的焦慮與難堪。

Photo Credit: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專欄:來看看91歲的法國老奶奶,有哪些自主生活的法寶?(下)

這位法國老奶奶雖然高齡91歲,但喜歡自主地過生活。每天阿嬤起床後,會先整理床鋪,然後刷牙、吃早餐,接著阿嬤會來到樓下,不會特別看電視或甚麼的,但會在家中走走,也會到後面的花園走走。目前最讓阿嬤擔心的就是,八月份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的居家服務員會去度假,民宿主人也會去度假,所以有些時間會沒有人可以去協助她。其實阿嬤的子女也不是沒有提議她要搬去跟他們一起住,或是到安養機構,但阿嬤認為她寧願孤單,也要擁有生活的自主。

評論:國發會Online第二發自由經濟示範區溝通會(國際健康篇)現場觀察── 照服員的人力流動仍不在政府的討論範圍之內

會中很大的爭點,是自經區可能造成國內醫師人力的流動。白話是:自經區的國際醫院待遇(應該)比一般醫院高,醫師都會往自經區跑、去服務外國人──這樣的人力流動,會使我們台灣人自己的就醫品質下降。醫師圈的生態我不熟,無法判斷上述問題的風險究竟多大。但我的想法是:如果「醫師的流動」是爭議,那「照顧服務員的流動」將更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