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Edward Carlile Portraits via Getty Images

專欄:有喪偶、低自尊、低收入的年長者──孤單高風險族群?

有研究團隊針對1255位英國的年長者進行調查,除了探就他們孤單的類型之外,也記錄了他們的基本資料 ,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態、自尊、收入等。 在孤單的部份,他們區分為社交上的孤單,以及情緒上的孤單兩個面向。結果顯示,有7.7%的年長者有嚴重的孤單感受,38.3%的年長者有中度的孤單感受。喪偶、低幸福感、低自尊、低收入是造成社交及情緒孤單的共同因素。

(圖片來源:Acumen FB)

國際:Acumen.org 用「耐心資本」細心灌溉,印度小農在沙漠種出可以送小朋友去上學的向日葵囉!

Acumen走出傳統慈善和市場機制之外的第三條路,提供「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給對社會有理想的創業家,讓創業家在創業的同時改善慈善團體解決不了的農業、教育、住宅等問題。
就像他們的理念「改變解決貧窮的方式」,Acumen用不一樣的方式幫助弱勢,重建他們的尊嚴和自信,找回努力生活的動力,擺脫延續好幾代的貧窮循環。就像靠滴水灌溉在沙漠開出的向日葵,他們抬頭挺胸面對烈陽,挑戰世界的貧窮困境!

Photo Credit:fotostorm via Getty Images

專欄: 越周到的照顧,反而造成年長者憂鬱?

前幾天的國健署的報導顯示,有近四成的年長者認為自己是包袱,可見年長者其實都希望可以自主生活。研究團隊針對美國的大樣本資料進行分析,他們分析的結果發現,自評的老化程度會調節照護和憂鬱徵狀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照護越多,會讓年長者感到自己比較老,進而讓他們產生憂鬱的感受。然而自我感到的控制感,並不會調節照護和憂鬱徵狀之間的關係。

Photo Credit:Arthur Carlo Franco via Getty Images

越不信任他人,越容易得失智症?

研究團隊追蹤了一群年長者長達十年多的時間,其中關於失智症的數據僅追蹤了八年。結果發現,偏激、不信任他人的特質和失智症相關,這項人格特質越明顯的年長者,八年內發展為失智症的人數,為這項人格特質不明顯的年長者的2.54倍。此外,若排除混淆因素的影響,這樣的人格特質和死亡率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