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題

Photo Credit/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

專欄:大人如何練習面對幫小孩「擦屁股」的難堪與焦慮

跟小孩一起生活,小孩的行為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到我們。因為小孩在生理能力或社會能力上沒有辦法好好善後,於是這些「麻煩事情」總是得要我們在後面擦屁股。這種「連帶責任」的擦屁股經驗,使得我們對小孩的某些行為感到難堪或焦慮。在教育上,我們一方面得要試著培養和等待小孩的生理與社會能力,另一方面,在孩子尚未具備足夠的能力之前,我們也該試著練習面對這種「連帶責任」帶給我們的焦慮與難堪。

Photo Credit: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專欄:來看看91歲的法國老奶奶,有哪些自主生活的法寶?(下)

這位法國老奶奶雖然高齡91歲,但喜歡自主地過生活。每天阿嬤起床後,會先整理床鋪,然後刷牙、吃早餐,接著阿嬤會來到樓下,不會特別看電視或甚麼的,但會在家中走走,也會到後面的花園走走。目前最讓阿嬤擔心的就是,八月份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的居家服務員會去度假,民宿主人也會去度假,所以有些時間會沒有人可以去協助她。其實阿嬤的子女也不是沒有提議她要搬去跟他們一起住,或是到安養機構,但阿嬤認為她寧願孤單,也要擁有生活的自主。

評論:國發會Online第二發自由經濟示範區溝通會(國際健康篇)現場觀察── 照服員的人力流動仍不在政府的討論範圍之內

會中很大的爭點,是自經區可能造成國內醫師人力的流動。白話是:自經區的國際醫院待遇(應該)比一般醫院高,醫師都會往自經區跑、去服務外國人──這樣的人力流動,會使我們台灣人自己的就醫品質下降。醫師圈的生態我不熟,無法判斷上述問題的風險究竟多大。但我的想法是:如果「醫師的流動」是爭議,那「照顧服務員的流動」將更是一個問題。

現場觀察報告:「國發會Online第二發」自由經濟示範區深度溝通-國際健康篇

自經區引起社會各界質疑,5月28日國發會邀請多家網路媒體參加「國發會Online第一發,自由經濟示範區」記者會,嘗試透過網路直播並直接與網路媒體溝通,但第一次最讓人批評時間不足,雙方無法充分討論。國發會也在7月21日、7月24日、7月31日、8月4日分主題舉辦「總體政策篇」、「國際健康篇」、「農業加值篇」、「教育創新篇」,於YOUR SPACE 舉辦四場溝通會。NPOst今天也到現場提問,並以此文作為觀察記錄。

新聞:弘道老人基金會「不老水手」出航–人生在喝下第一口太平洋的海水後,有了新的開始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繼不老騎士、不老比基尼後,今年再推熱血追夢行動,7月16日在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專業技術支援下,共同舉辦「不老水手-獨木舟海洋體驗」,將帶領長輩們靠自己的力量,搭乘獨木舟划向太平洋,全長8公里的航程,要讓長輩們在自我挑戰的過程中,一圓親海之夢,更從中看見自己的價值,達到自我實現。

張珮甄表示看到弱勢媽媽努力製作襪子寶寶,也深受感動/Photo Credit:生命力新聞

新聞:兒福文教基金會成立「襪子寶寶工坊」,讓弱勢媽媽重拾自信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在一九九一年創立,二○一○年初兒福聯盟成立襪子寶寶工作坊,除了幫助弱勢家庭增加金錢收入外,更希望培養弱勢媽媽有一技之長。成立一開始,邀請襪子娃娃老師分別在台北、台中、高雄(桃源)以及花蓮開課,教導弱勢媽媽們製作襪子寶寶的相關技術,並請社工邀請有興趣、有意願的弱勢媽媽們投入襪子寶寶的製作行列。

豪聰(左)與店長張重昇一起上飛碟電台接受「瞎密聽我說」節目專訪。

專欄:用嗅覺、味覺、觸覺介紹房子,全盲房仲員高豪聰一年成交5筆物件!

雖然失去視力,但他可以從嗅覺、味覺、觸覺等角度介紹房子給客戶,例如從進入大門開始,感覺這棟樓房是否潮濕,空氣是否流通,樓梯高低好不好走,「我曾爬過樓梯好走的,爬四樓像爬三樓,這是公寓的優點;有些挑高四米二的公寓樓梯很高,爬起來就很累。」接著,走進房子可以感覺客廳寬不寬、是否有霉味,「有一種氣味你一聞就知道很久沒人住了,」至於房子的高度他會用手杖丈量,往上一頂就知道有多高。

身障朋友化身成愛的特派員,前往各餐廳鑑定無障礙 設施/Photo Credit:众社會企業

新聞:友善台灣好餐廳APP,為你推薦服務良好的無障礙好空間

众社會企業,致力於推動無障礙環境,設計「友善台灣好餐廳APP」,讓身障朋友實地調查,把真正無障礙餐廳找出來,再也不用怕預約餐廳卻隔著樓梯進不去的問題了。香港浸會大學創行學會Enactus的學生,與众社會企業共同合作,組成「香港為食家」和「香港社福團體共融網絡」,學習各種科技技術和各項無障礙知識,在香港地區也開始努力推廣友善無障礙餐廳,在今年4月,友善香港好餐廳APP更正式上線。未來众社會企業希望能夠幫助台灣和各亞洲城市,去建設更完善的無障礙系統,提供無障礙資訊給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