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在地的銀髮長照服務(下)-專訪門諾醫院長照部主任戴玉琴

NPOst編輯室藉著今年到花蓮門諾醫院加場舉辦「60, 70, 80 設計你的老後生活」講座的機會,專訪了門諾基金會的鄭文琪執行長、以及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的戴玉琴主任,深入了解花蓮在地的老年照護問題,以及門諾長年在花蓮耕耘的照護內容。

這是訪談內容的下篇,如果還沒有讀過上篇,請點這裡《花蓮在地的銀髮長照服務(上)-專訪門諾基金會執行長鄭文琪》

門諾醫院底下「長期照護部」的業務架構分為「機構」、「社區」和「居家」這三大塊。機構底下可以再細分成:護理之家、遠距照顧;社區可細分成:長期照護服務據點、遠距照顧;居家則是指居家照顧,也有提供遠距服務。

門諾醫院和門諾基金會互不隸屬,醫院屬於政府的衛生政策,基金會則是以社會服務和福利政策有關(包括身障託運、融合教育和日托服務)。衛政和社政互相合作下形成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生態系。

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的戴玉琴主任分享,他本身是桃園的泰雅族,剛來到東部時也不容易打進布農族部落。「醫療資源對居民最直覺,必須打頭陣;而部落農忙或喪事時就不要硬是進山。」談到回流部落的失業青年,戴玉琴也認為如果能夠適當的培訓和合作,不管是在農產行銷或是老年照護,都能夠成為很好的青年人力,而不是社區負擔。

在地化服務不是新觀念,門諾醫院在花蓮已耕耘二十年

花蓮公共運輸和大都市相比較為不便,加上個案分布廣闊、行動力不便,「在地化服務」一直都是門諾經營的課題。「門排號碼隔一號,地理距離隔的可遠著。」

門諾醫院與社區機構或花蓮各鄉公所合作,建立「走動式聯合辦公室」,到每個村莊輪流探訪、提供諮詢評估。這裡的駐點人員不限於醫療專業,也包括衛生署的健康管理師、就業輔導站的社工師和各種不同類型的機構人員,當地居民有甚麼疑難雜症都可以來到這裡,有效在短時間內提昇「轉介」合適管道的速度。

每個地方的「衛生所」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醫院」反而是從旁提供協助的配角。衛生所不但了解醫療知識,更徹底掌握當地人口結構。「基本上,一個護士負責一個村,平時會盤點人口、關懷居民生活情況,連誰去世了都會知道。如果想了解個案狀況,醫院只要透過衛生所就幾乎可以問到一半的事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府提出五花八門的衛福政策,長照也開始將觸角延伸到社區安寧照護和居家安寧的推動,衛生所的工作複雜度持續提高,讓有限的人力更難以專注於既有業務。而在使用者端,除了使用者密度不足的問題之外,民眾對於長照服務的認識不足是更大的困難。「當年有許多長輩還誤以為如果申請長照服務,持有的土地會被拿去抵押。因此宣導的工作必須打第一線,才能讓長照資源觸及到需要的人。」而要這麼做,宣導資源同樣不能止步於辦公室,而是必須利用像便利商店等一般民眾會大量進出的地方,才能更有效地曝光。

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的戴玉琴主任(攝影:吳易珊)

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的戴玉琴主任(攝影:吳易珊)

有效連結在地人力和醫院專業,才能落實在地老化

針對重度失能的長輩,需要以「日照中心」或「家庭托顧」的方式,協助行動不便的長輩進食、沐浴和各種身心護理。而在失智症方面,門諾目標希望不只直接服務失智長輩,更要支撐起「照護者」的角色-希望從四、五十歲的志工開始招募和培訓,一方面讓六、七十歲的失智長輩獲得更多面的協助,另一方面也讓「輕熟年」長輩能夠預先認識、預防失智症。

「走入在地」這句口號在實際佈設據點時其實並不容易取捨,如果住在山區的長輩,光是到市區一趟車程就要兩小時、到醫療據點的車班不足、或車資不堪負荷,更遑論需要醫療資源者,通常都是行動不便的病患或長輩了。如果真的要經營更社區化的據點,就必須有效連結當地人力和門諾的專業資源,同時努力消弭語言、文化落差所帶來的隔閡。

身在人口密度低的東部地區,若要發展「一鄉鎮一日照」或其他社區中心,必須更徹底地預先評估服務需求量,否則會比都會區的建設更容易演變為「蚊子館」。反而是一些因少子化趨勢而開始減班、併校的在地學校,可提供多出來的空教室做為「樂齡學堂」,讓日托站的長輩可到此學習烘焙或其他活動,同時和孫輩同樂。

舊問題未解、新問題持續疊加-花蓮的人口現況

鄭文琪表示,十年前的花蓮和現在的花蓮,貧瘠的公共建設、就業機會和各種大環境的條件沒有改善多少,但人口持續外流,平均一年減少 1000 人,老人、失能者和身心障礙者的比例越來越高。不過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非營利團體走進這塊土地。戴玉琴則認為,貧富差距在花蓮格外顯著,有一半的民眾經濟能力足以聘請外籍勞工擔任看護;但也有另一半的個案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都無法被滿足。

花蓮的人口問題背後錯綜複雜,鄭文琪也回應:「有些女性在很年輕生了孩子後,另外再找第二段婚姻,孩子交給家中父母隔代教養,但祖父母也沒有經濟收入;有些老人名下雖有房舍或土地,但可能已不具有產值、或是屬於山地,卻仍被政府認定為收入正常的一般家戶;有些長輩已經無力從事農務,但子女也沒有工作,甚至反過來使用父母的老人年金、還有發生過分食老人家送餐服務的便當。另外的現象,還有子女去大城市發展之後,就忽略家鄉的年邁雙親。」

花蓮要發展長照,首先要發展居服員的健康職涯

花東和其他偏鄉地區明顯呈現醫療機構專業人力不足的問題。以居家服務員為例,由於勞動條件不佳、工作壓力大,在全台灣各區域的流動率都很高。而在人口稀疏的花東,青年外流讓這個問題更顯嚴峻。「居家服務工作經常被服務對象誤以為是家務清潔工的角色,因此我們必須持續和服務對象溝通,讓他們了解居家服務員的任務是照顧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目前門諾醫院最穩定的人力是介於 50~60 歲之間,一旦他們退休,沒有年輕的一輩來接替,30歲以前的人力是個大斷層。如果花蓮在地化服務要在未來十年內成功,專業人員的留任是非常棘手要解決的問題。」戴玉琴說。

要讓當地青年願意留在家鄉工作,除了需要保障收入,也須提供他們更友善的工作環境。否則即使費盡心力培訓出了居家服務員的人才,也難以讓他們長久留在工作崗位上服務。

花蓮的產業和人口外移從十八年前便已然開始,近年來長照產業崛起、在地老化呼聲升高、更有許多社會企業投入銀髮問題、也有許多非營利組織或募資計畫走入花東這塊土地。然而創新的力量不應和既有的機構平行互斥,而更應該彼此合作-既有機構掌握在地脈絡、通路資源和使用者情境,而創新單位能帶入新科技和新創意,彼此互補共生更能讓使用者享受到更進步的服務。

(編輯報導:陳妤寧、劉又榛)

 

延伸閱讀:

  1. 以色列老人政策核心 — 找回尊嚴而非同情撫卹
  2. 從「共餐」到「共參」,聯勸、彰化馬興社區與企業共同支持長者生活

同場加映「60, 70, 80-設計你的老後生活」花蓮場活動紀實:

  1. 為人類的晚年生活帶來幸福-北歐老年照護考察特使蔡欣潔:(上篇)(下篇)
  2. 老人家想的跟你不一樣-養生村裡的人類學家林承毅:(上篇)(下篇)
  3. 解放藥局對藥師的束縛-藥師裡的創業家王照允:(上篇)(下篇)
  4. 哭完了想解決問題,就到這裡來-病後人生站長羅佩琪:(上篇)(下篇)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