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一個人閉門苦幹:一起創造的「證據」,更具社會影響力
編譯/金建寧 和公眾與決策者共同創造「證據」,使研究更具影響力。 最近這篇文章探討了「研究」 [&h ... -
大人沒告訴你的事:臺灣學生為何要氣候罷課?
文/徐子晴 太報 「大人們,請對氣候變遷負責!」今年 3 月 15 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星期五 [&h ... -
黃勝堅:要救命也求善終 全國揪團提早 30 年思考死亡
文/白宜君 太報 「功德無量!」身為外科醫生,也是臺北市長的柯文哲對《病人自 [&h ... -
真相即人權:對假消息戰建立抗敵意識、強化資訊技術並採取具體行動,為事實而戰
2018 臺灣縣市基層選舉過後,臺灣對於假消息、不實新聞相關議題的討論,開始從國家與國家之間 [&h ... -
【NPO 小工具】你還在群組中撈訊息嗎?善用團隊工作社群平臺,專案執行更有效率!
編按: NPOst 本著胖卡幾年下來的數位落差輔導經驗,知道臺灣有非常多小型非營利組織,都有 [&h ... -
電子報發送之前:運用規畫工具替電子報健檢,摸清目標與受眾才能有效的長期經營
作者按: 過去一年來,我慢慢的提高電子報訂閱比例,作為接收資訊的管道,並且減少使用社群平臺 [&h ... -
專屬網域名如同組織門面!NGO 建立品牌的第一步:申請網域名、架設官方網站
作者按: 我將介紹網路上各種網路資源工具,並且盡量以免費、開源透明的資源為主。然這一篇所要談 [&h ... -
金融與氣候變遷大有關係?從個體戶到企業都能行動的減碳新招,向化石燃料產業「撤資」
文/350 臺灣 從 1997 年的《京都議定書》到 2015 年的《巴黎協議 [&h ... -
21 世紀最重要的道德義務:人必須去「知道」各種事/《21 世紀的 21 堂課》書摘
編按: 你真以為有「自由意志」?還是改聽大數據和演算法就對了?我們該提防機器人,還是該提防機 [&h ... -
亞斯星球人 V.S. 神經人(上):亞斯伯格人也有情緒,只是「接線都搭錯了!」
文/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自國中被確診以來,我從不諱言自身有亞斯伯格症,每當涉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