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是,不看也不是」-面對空難新聞的持續轟炸,要如何自我保護?

0
圖片截自中央社

文/ 游勝翔    (佛光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佛光大學學務處心理輔導組組長)

 

「大白天的竟然有飛機墜毀在台北市?環東大道?基隆河?這不是我昨天才開車經過的地方嗎?真的沒搞錯嗎?我得趕快打開電視看個究竟…。」

「如臨現場」的空難報導

電視媒體也果真「配合演出」,從早到晚不間斷地放送空難現場畫面,連線報導最新搜救進度,擠到家屬的面前拍攝他們焦急、害怕、悲痛的神態,盡可能讓觀眾達到栩栩如生、如臨現場的效果。事實上,對很多觀眾而言,媒體的目標的確達到了,觀眾害怕緊張地盯著電視,悲嘆人生無常,生氣地想找出一個環節可以怪罪,彷彿也隨著名嘴一起「辦案」,一下成了「救難專家」,一下又成了「飛航專家」,忙碌得不得了。

然而,過去國內外有關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研究都發現,對於這類大型災難之創傷事件的「身歷其境」接觸,實質上增加了創傷暴露的程度,儘管只是間接目睹,也提高了後續身心不適與創傷後壓力症狀的風險。因此,近年來國外媒體對於空難之類災難事件的處理方式,並不會提供鉅細靡遺的現場影像,也不會對死者親屬進行採訪,甚至拍攝他們悲痛的形象,這樣的做法除了保護當事人與家屬,其實更多的意義在於保護觀眾,降低過多的創傷暴露所帶來的風險。 

「看不是,不看也不是」的矛盾

許多人,包括筆者的父母,都警覺到緊盯空難新聞的可能危害,但是卻又矛盾不已,無法果斷地關上電視。創傷事件撼動了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挑戰了我們內在對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的相信與控制感。特別是當災難就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可能是搭乘過同樣的飛機,可能是開車經過同樣的路線,如此貼近自身的迫切感,使得人們焦慮地得趕快「弄清楚」、「找點事情來做」,來重獲控制感,這實屬正常的心理反應。此類創傷事件的本質就在於難以預期,無從控制。所幸,做為非直接接觸創傷的當事人或第一線救災人員,我們並非全然無助,而是還擁有選擇。你可以選擇要接觸多少、暴露到什麼程度?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選擇去做那些簡單卻能找回控制感的事情。

我能做什麼?

每個人處理壓力與面對創傷時的方式都不一樣,每個人也有獨特的情緒與表露方式,尊重每個人(包括死傷者家屬)的情緒經驗是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過去研究發現可以協助人們面對災難的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 關掉電視,保護大腦:避免過多的創傷暴露,記得自己有選擇權,遙控器在你手上。
  2. 調整呼吸,學著放鬆:緩慢的深呼吸、熱水澡、輕鬆地運動,這些都有助於放鬆焦慮的身體,平靜身心,更有助於睡眠。
  3. 勇敢說愛,擁抱家人:跟親密的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人際的連結與支持,被證實是抵禦創傷威脅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4. 做些簡單的好事: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做些正向的好事,那怕只是寫個卡片感謝對方,打個電話給久違的朋友,施者都比受者有更大的快樂,甚至能夠降低壓力下的身心反應。所以,找個簡單、今天就能做到的小事情,去做!如果你想要幫助那些傷者,那會讓你覺得更有意義,那麼,或許你可以去捐血!
  5. 注意孩子們的反應:面對經歷創傷事件的孩子,父母可以做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先確保孩子知道他現在是安全的、受到保護的。接著,接納與包容孩子這些暫時的感覺與反應,告訴他這是正常的、可被接受的。此時,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而非過多的解釋,父母可以經常地擁抱孩子,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允許孩子用自己的速度調適與恢復,跟著孩子一起哭泣,牽著手一起度過這艱難的時刻。

 

延伸閱讀:

  1. 災難,然後(一):心理的創傷-何謂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
  2. 災難,然後(二):社工的價值-不為災民做決定的「專家」
  3. 災難,然後(四):媒體的角色-媒體的災後角色,出了什麼問題?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好評論!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