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你的 iPad,讓偏鄉小朋友用它自主學習~

iPad,對許多朋友而言也許只是一種豐富生活的工具,但它卻可能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弱勢學童克服教育資源不足問題的利器。為了讓偏鄉及經濟弱勢的學童,藉由教育的力量翻轉自己的生命,由誠致教育基金會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主辦,新竹物流、Facebook 閱讀社群、WeCare 微善及 Scholastic 共同協力,發起「讓 i 延續,二手 iPad 傳愛偏鄉」募集計畫,將提供給已經計畫導入均一教育平台教學、但卻缺乏硬體設備的課輔單位提出申請,協助他們順利地踏出第一步!

預防老人如廁跌倒,設計系學生改良尿壺獲廠商肯定!

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學生蕭國喬、李奕廷、廖廷瑋與董芳,為了解決長者半夜如廁時容易跌倒的問題,而改良尿壺、設計「輕鬆自如」。「輕鬆自如」可以放在房間內,讓老人能就近上廁所;除了可以站著使用、避免膝蓋磨損外,輕鬆自如的矽膠材質設計也能防止尿液外流。即使一開始不被看好,蕭國喬與他的夥伴還是堅持他們的初衷,認為能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用文化習慣評斷品格高下?這樣想實在是太LOW囉~一個尿尿,各自解讀

「如何大小便 」這件事情,跟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文化、公共衛生體系以及公共設施建設程度(公廁啦污水下水道啦)等等都有關係。那是一套在特定價值體系下,對於排泄物該如何處理會「比較文明」的標準。這標準其實也沒那麼「線性」,比如說好了,以前的人種田用糞便施肥,可是因為後來被認為這不文明、不衛生,所以改用化肥,結果現在有機農業抬頭,有些人又回頭用糞便施肥。而這種「有機」的作法,現在反而被認為非常健康,非常文明。

讓兩位男人自在牽手,我們一起努力!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文中簡稱遊盟)的運作方式與一般組織不同,他們的人力與資金幾乎每年都從零開始。三月初由前一年的志工組成籌備組,進行募款、行政工作、文宣、租借舞台聯絡表演,並分兩次招募當年工人與遊行當天志工,調度總共約 400人 的團隊,再加上百萬元的資金缺口,每年都是場硬仗。

捐贈物資是送出「用不到的好東西」,不是清理不想要的雜物

因此捐衣服應該要像送給親友衣服一樣,我們試著先了解院生的年紀和目前的需求,需要什麼樣的尺寸就寄這尺寸過去,寄過去需要的數量,不讓物資過剩;碰到換季的需求,我們就寄適合的衣物過去,不一定要全新,但衣服狀況乾淨正常。

十二年國教是中產階級的意外之財,卻讓弱勢家庭陷入困境!

十二年國教的升學方式就像是對一個平均月收入 10 萬元的家庭,每個月得到了 1 萬元的意外之財,雖然很高興,但是對家庭經濟沒有太大的幫助,沒有這筆意外之財也生活無虞。但是對一個平均月收入 2 萬元以下的弱勢家庭,每個月遺失 1 萬元,這 1 萬元就會讓這個弱勢家庭陷入高度危機,引發一連串的不幸與犯罪事件。

冰桶風潮過後,社會改變了嗎?一位病友的親身經歷

我以為那位經理會聽進去我說的話,不過,沒想到他竟然說:「我可能會說一些你們覺得刺耳的話,考慮到我們社區的美觀,還有我們社區的價值,這位工作人員才會那樣…。」

我聽了覺得不可思議,難道身障人士、坐輪椅、帶呼吸器的人看起來很醜陋嗎?難道我們就會把他們高貴的社區「價值」貶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