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誌》:幫助街友的一份雜誌?/《社企是門好生意?》書摘
編按: 時報出版於今(2018)年 11 月出版 《社企是門好生意?...
編按: 時報出版於今(2018)年 11 月出版 《社企是門好生意?...
肯亞的非營利組織「社區發展希望」(Shining Hope for ...
文/徐沛然 最近資深 NGO 工作者褚士瑩在 NPOst 的專欄【阿...
文/徐沛然、鄭詩穎 3 月 3 日,臺灣社會福利總盟、臺灣老人福利機...
編按: 繼 NPOst 前陣子的熱門文章「當我們的二手...
編按: NPOst 日前編譯《紐約書評》作者邁克爾‧梅...
「如何大小便 」這件事情,跟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文化、公共衛生體系以及公共設施建設程度(公廁啦污水下水道啦)等等都有關係。那是一套在特定價值體系下,對於排泄物該如何處理會「比較文明」的標準。這標準其實也沒那麼「線性」,比如說好了,以前的人種田用糞便施肥,可是因為後來被認為這不文明、不衛生,所以改用化肥,結果現在有機農業抬頭,有些人又回頭用糞便施肥。而這種「有機」的作法,現在反而被認為非常健康,非常文明。
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公益旅行(volunteer tourism)有時也被稱為「志工旅行」、「公益旅遊」或「責任旅遊」。主要是將旅遊跟志工服務,或是公益活動相結合。對旅行者來說,可以擁有比傳統旅遊更深入的體驗,對於在地組織來說,也可以是尋求資源或協助的管道之一。然而,這樣聽來美好的多贏局,是否這麼容易達到?我們可以來看看,近年來公益旅行在柬埔寨造成了什麼問題?已有具體證據顯示,志工旅行是孤兒院增加的禍因。
先前曾有專業社工師分享,遭遇抗爭創傷之後,該如何進行療癒;這次,擁有社運經驗的作者,直接從抗爭運動觀點切入,告訴各位參與抗爭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並提出一個重點──參與運動的過程,必須團體之間的扶持,照護彼此的身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