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o 聽力雲讓你自己上網測聽力,台大學生前進矽谷!
(聽力雲團隊合影,創辦人廖玄同在右/ Photo Credit:生命力新聞)
【2014 年 10 月 13 日,張佑任、郭庭伊/台北市報導】
由台大學生與校友共創的「 Erdo 聽力雲」9 月 12 日正式上線,民眾只要佩戴耳機就可以藉由電腦或手機進行簡單的線上施測,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簡單方便的檢測系統,讓家中長輩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聽損狀況,減少延誤就醫的風險。
外婆聽力損傷 影響家庭和諧
創辦人廖玄同就讀台大物理所,創辦聽力雲的念頭來自他的外婆。他的外婆聽力出現問題卻不願就醫,當時已高齡 70 歲的她常與外公爭吵,認為外公對她沒有耐心、家人在背後說她壞話。家人懷疑外婆聽力出現問題,想帶外婆去醫院檢查,外婆卻認為問題不在自己身上而一再拒絕。
問題延宕好幾年後,他的家人好不容易帶外婆到醫院檢查,醫生卻告知:「外婆早已中重度聽障!這問題早就該解決!」一家人陪外婆跑完醫院的助聽器佩戴流程,外婆戴上助聽器後,不只聽力變好,家庭關係更恢復以往和諧。
外婆配戴助聽器後,廖玄同檢視整個流程,認為過程中還是有可以被解決的問題。例如,為什麼老人家拖了 4 年才肯就醫?為什麼在告知要配戴助聽器後,他卻發現網路能查到的資訊少之又少?以及,為什麼外婆抱怨助聽器會放大雜音,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狀況?
聽損問題 不再限於長者
發現聽力領域還有許多未被解決的問題,進入台大物理所後,廖玄同投入助聽器的開發,希望助聽器能變得更方便、更便宜。過程中,他發現許多人不是不知道助聽器的存在,也不是買不起助聽器,只是許多有聽力障礙的患者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聽損問題,就像他的外婆一樣;再者是年輕一輩相關認識不足,沒辦法幫家中長者解決聽力問題。
廖玄同也幫身邊好友測量聽力,發現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有聽損,只是尚未傷害到人與人溝通使用的低頻範圍才不自知。廖玄同解釋,隨著年齡提升,聽力會先從高頻範圍開始損傷,只要低頻聽力範圍還沒被破壞就很難察覺。他想到,如果有一個工具能讓大家在還沒到影響溝通的階段,就提早追蹤自己的聽力狀況,只要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能夠有效地減緩聽力受損的速度。
廖玄同檢視了市面上的聽力檢測系統,發現大部分不是不太好用,就是為了賣助聽器而生的聽力檢測,導致一般年輕人根本不會接觸到。「我們需要的不是助聽器,而是一個能告訴我們真正聽力狀況如何的工具」,於是他開始召集合作夥伴,像以前一起參加創業比賽的大學同學嚴心汝等,來擔任團隊的行銷企劃。
「我的朋友曾經在聽完演唱會的隔天完全聽不到,有暫時性耳聾這問題,還有一些當 DJ 的朋友,聽力其實也有損傷。」嚴心汝說,年輕人常忽略自己的聽力狀況,但聽力一損傷就回不去。著手開發後,他們更能向身邊的人解釋聽力狀況並進行推廣,希望讓大眾更重視自己的聽力問題。
檢測過程繁雜 激發創業契機
有感於帶外婆去醫院檢測聽力的不便,廖玄同說,到醫院檢測必須先掛號、排隊,再花半小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是一張聽力圖,但如果沒有人解釋,受測者也無法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聽力雲讓聽力檢測的門檻變低,只需要連上聽力雲網站,註冊會員再接上自己的耳機,點選「開始聽力測驗」,3 分鐘就可以做完檢測,還有詳細說明讓受測者能快速了解耳朵狀況,有問題便可盡速就醫。
除了降低檢測門檻外,聽力雲也將複雜的聽力圖轉化成一般大眾易懂的表達方式,將測驗結果分成聽力指數、聽力年齡。聽力指數一看就懂,分為 A,B,C,D …;聽力年齡能讓受測者比對實際年齡,知道自己的聽力與其他人比起來是好是壞。
客制音頻服務 美好音樂享受
3 月開始蒐集施測資料以來,聽力雲團隊發現,幾乎沒有人的聽力完好無缺,這些聽損雖不至於需要助聽器的幫忙,但將在聽音樂時造成聽覺上的「不一樣」。
這個發現激發出聽力雲團隊的另一個構想,除了了解聽力狀況外,還要從產品服務開始,像是與手機、耳機結合,依照每個人適合的音頻做調整,或與其他如 Spotify 的音樂平台合作,讓音樂客製化,只要點選特殊模式,即可搭配最適合自己的音頻,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更美好的音樂享受。
9 月中,聽力雲團隊前往美國矽谷招商並推廣,希望能讓更多人聽到「耳朵」的未來。
延伸閱讀
1. 聽力雲網站
2. 聽力雲粉絲專頁
3. 台大創聯會粉絲專頁
相關文章
1. NPOst <台灣女孩姚彥慈為失智外婆設計的餐具,美國療養院也買單!>
2. NPOst <銀髮族是社會趨勢?來看看設計銀髮族商品的訣竅>
按讚,收到更多公益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