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精障者一個溫暖的家,衡山基金會打造治療性社區
文/王柏欽
哈林庾澄慶的歌曲是這麼唱著的:「快樂就是這麼容易的東西,Don’t worry be happy!」
快樂真的有那麼容易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在 2020 年憂鬱症會是「全球十大疾病與傷害」的第二名。與癌症、愛滋病並列前三名。而根據報導,台灣將近有 10 萬人苦於思覺失調症。
對於心靈層面的議題,一般民眾可能不自覺,也不了解,對於思覺失調的認知更僅限於報章媒體扁平窄化的敘述,造成許多刻板印象的產生,汙名化的情形不斷,事實是否如你我所想像呢?只需要多一點心思的關懷,或許就能及早避免症狀的發生,只需要多一點心思的了解,精神障礙者們其實跟你、我一樣,對於人生仍懷抱美麗夢想。
位於台中的衡山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推廣身心靈平衡健康之生活模式,落實社會弱勢族群的扶助和關懷,除此之外基金會持續地推動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過往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而我們更關注心理健康的積極面向,如何讓人們有更多的幸福感。以大環境的觀點來切入,全台灣有多少需要被幫助的朋友,得不到妥善資源的照顧與關懷,亦或是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及冷眼相待?
一般民眾對於精神障礙者的認知,少之又少,而大多數的精神障礙者其實被保護得很好,鮮少有機會能與社會接觸,一旦有少數異常的個案透過報章媒露出,社會民眾就會產生恐慌與害怕,這樣的刻板印象,往往造成許多污名化以及排斥的情形發生,例如:康家要找家、我有名字,別叫我瘋子。
因此衡山基金會不斷地參與社區精神復健中心的活動,透過接觸社會環境,如:出門買菜、搭乘交通工具、戶外教學等,希望能協助打破民眾與精神障礙者間的隔閡,而未來在衡山之家也將規劃職能訓練,讓精神障礙者能練習生活所需的技能。一次又一次的接觸,精神障礙者們的身心靈也逐漸改善,民眾與精神障礙者的感情日漸加溫,精神障礙者們的腦海裡,其實都是充滿著如兒童般天真爛漫的快樂,他們率真的個性,讓工作人員以及民眾們都覺得相處過程十分自在與放鬆。
衡山之家的建立,欲結合安置機構與社區精神復健中心的優點,給予良好的生活與工作訓練,培養衡山之家住民在地的認同感,打造一個適合精神障礙者居住的治療性社區,包含醫療體系、生活照顧、職能復健、休閒遊憩等功能,有專業人員、志工、精神病友以及具有相同理念的民眾,共同居住在社區內,希望建立一個屬於精神障礙者的友善環境,家屬可安心將個案留置衡山之家,也可短期入住社區共享天倫之 樂,當個案痊癒時,可選擇留在衡山之家服務,或是 重返社會,由「受助者」的角色轉變為「助人者」。
在《未完-待續》的動畫影片中,有大量的製作部分需要民眾共同參與,除了中部的民眾以外,將陸續到宜蘭、臺北、桃園等地區,與民眾、大生專院校學生互動,許多學生與民眾因為參與著色活動完全打破從前的刻板印象,藉由不同角度的切入以及主角故事自傳式的表達方式,呈現出最真實的人生面向,並且預計明年在北中南都有影片分享座談會的舉辦。
台灣,一個富有高度愛心以及善良的國家,捐款從來不落人後,但是對於公益組織以及一些弱勢族群或許可以有更多的關注,有些人覺得,捐款就應該把金錢花在刀口上,讓受助者能得到最大的效益,這樣的狀況,導致工作人員受到的照顧相對稀少,投入相關產業的人才頻頻減少,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又得不到良好待遇的話,要怎麼能達到一個穩定的善循環呢?而像思覺失調這樣子的精神障礙者們,有人曾說他們是:「弱勢中的弱勢。」只要病狀不發作,其實他們與一般人而言是沒什麼兩樣,行為與外表都正常的狀況下,是很難受到關注與同情的,所以他們才更需要取得社會大眾們的信任與了解。
多一點心思的關懷,多一點心思的了解,或許我們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化解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未完-待續》邀您一同敞開心胸,接納彼此。
了解更多:
本文由 flying V 提供,原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