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一個人閉門苦幹:一起創造的「證據」,更具社會影響力
編譯/金建寧 和公眾與決策者共同創造「證據」,使研究更具影響力。 最近這篇文章探討了「研究」 [&h ... -
撐起一種名為「無限」的可能/關於 NPOst 的這件事
文 / Maya 高翠敏 NPOst 身為一個公益媒體,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每年,幾乎年初開 [&h ... -
全臺首創 NPO 實驗基地/「臺北 NPO 聚落」活化老房舍,與社區共融
【時間】7 月 9 日 — 7 月 12 日 【地點】臺北 NPO 聚落 【主題】影響力自 [&h ... -
你想要怎樣的 2030 年?「未來,所有企業都該是社會企業」!
活動名稱:2019 社會企業 & 社會創新論壇 Taiwan 2030 What & [&h ... -
【阿北望遠鏡】從《大誌》思考社會創新:讓「認知」先行,「態度」與「行動」緊跟其後
編按: 由專業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坐鎮回答各種 NPO/NGO 相關提問的專欄【阿北私 [&h ... -
民間創新、政府輔導、企業採購,責任消費與社創的雙贏/2018「Buying Power」頒獎典禮
本篇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支持,NPOst 獨立完成 經濟部自 2017 年起舉辦首屆「Buyi [&h ... -
源頭減廢,「淨塑」運動既環保又時尚!/專訪「仁舟」社會企業
文/翁嘉瑩 NPOst 特約記者 「您好,這是我的名片。」從仁舟社會企業副 [&h ... -
活躍成熟的社會環境,臺灣公益指數亞洲第一/【CSR@天下】專欄
編按: 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今年首度推出公益指數(預計每 2 年更新一次指數),從監管制度、 [&h ... -
社會企業經營有成,2018 世界社會企業論壇,臺灣成明星級代表團
文/余宛如辦公室新聞稿 臺灣最了解社會企業的立法委員、立法院「社會創新國會」創 [&h ... -
【社創國會】NGO 轉型社企無法可循,立委籲加速修法打造友善創業環境
社會創新,是近年在各媒體與政策平臺上常聽見的 4 個字,但它其實不(只)是口號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