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 1/3 的食物遭浪費,「剩食」,如何變成「勝食」?/專訪格外農品、環意有限公司、幸福食間
本社創團隊與報導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09 年度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營運計畫」支持
當你飽餐一頓的同時,有多少食物被浪費了呢?要解決食物分配問題,也許可以從食物浪費開始。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報告中曾提到,全球有 1/3 的食物遭到浪費。世界人口持續增長,糧食生產技術卻沒有爆炸性突破。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2030 年以前,期望將零售與消費者階層上的全球糧食浪費減少一半。
歐美國家長期有食物浪費的討論,也有糧食銀行等機構與政策相輔相乘。對台灣來說,國內最大的糧食問題並非糧食不足,而是食物浪費。環保署統計,2018 年,全台灣超市、量販店每月製造 500 公噸以上的廚餘,「剩食」,是家戶、商家、賣場每天巨大負擔。
從食物生產、加工、運送、販賣最終被浪費的過程,伴隨大量的碳排放,減少糧食浪費的行動不僅有助減緩地球升溫,也能創造一個提醒人們思考「糧食分配非患寡,而是患不均」的機會。格外農品、環意有限公司與幸福食間 3 間社創團隊,在剩食與食物環保意識上各擅其場,也因此在 2020 年進駐了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嚴選 5% 格外品,讓「剩食」翻身成「勝食」
格外農品創辦人暨執行長游子昂觀察到,台灣最容易發生的狀況就是農產品供過於求,高麗菜、柳丁、香蕉⋯⋯盛產後崩盤。當然,崩盤原因可能來自搶種與炒作,而在他親自協助農民銷售後,決定對台灣的糧食浪費問題做出行動。
在日文中,「格外」有特別珍貴的意思。取自中文與日文的諧音含義,「格外農品」於 2015 年創辦,希望那些賣相不佳,但品質仍然優秀的農產品不被浪費。游子昂說:「整個水果生產過程中,有 15% 的水果因為外觀不佳而遭到剔除,這些被剔除的格外品有 1/3 ,將近全部農產品的 5%。這些其實都可以拿來做加工,創造更多價值。」因外觀而被剔除的農產品,除了作為飼料餵食家畜, 在龐大的產量基數中,5% 的價值不容小覷。
談到起步摸索的過程,游子昂說起想像與實際執行的差異。一開始,格外農品以為會跟小農合作,但接洽後發現,小農規模小,沒有辦法掌握產量跟品質,如果要讓格外品進到公產規模化製作,前端應該要找產量規模大的農民或合作社。「因為大量所以有分級概念,會採購分級機器,對品質管控也比較嚴謹。」相對地,小農產量少,對於格外品,可能以人工方式分級,或是乾脆不分級,由盤商收走。
格外農品對合作夥伴設定嚴格門檻,首先一定要有產銷履歷,此外,團隊也會訪視田地、觀察環境指標生物、確定水源灌溉品質、面積至少要 3 公頃以上、耕作都在水保區並使用友善耕作,不僅水質有保障,也不影響下游使用者。游子昂說:「我甚至希望合作夥伴一整個家庭都務農,才有傳承概念。」後來也發現,這樣的合作對象確實較穩定。
舉辦食農教育講座,讓民眾了解理念、增加合作機會
格外農品同時在網路與實體店家銷售,此外也有針對企業、年節所規劃的禮盒。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網路鋪貨銷售量明顯增加。由於格外農品會將產品原物料跟檢驗報告、生產資訊、包材與工廠資訊公開在網站上,因而吸引到在意食安的媽媽族,游子昂提到:「與同業文青風格創造差異,我們在產品包裝識別都以媽媽族群設想。」
2018 年,格外農品與中國人壽投入的偏鄉教育、送餐行動結合,由偏鄉小朋友提供畫作,再印製成格外農品的產品包裝,成為保險業務拜訪客戶的禮品,行銷同時也進行了食農教育。同年,格外農品也與王品台菜「風和日麗」合作,由於風和日麗要求食材有 50% 要使用格外品,理念相同之下,團隊一拍即合。游子昂說,王品不僅提供生產流程的建議,成為他們的供應商,更增加自身品牌的可信度。
除了產品,食農教育也是格外農品力行的工作,除透過講座傳授民眾如何看懂食蔬果標章、正確清洗與處理蔬果以降低農藥風險的處理方式等,他們也向民眾解釋什麼是「格外品」,以及農民少為人知的困境。
「本來要被丟掉的食物,會不會有食安問題?」這是民眾最常提出的疑慮。游子昂表示,團隊會跟民眾強調食材篩選標準非常嚴格,即便外觀有所損壞,內容品質也完全經的起檢驗。此外,格外農品也會以「創業鬼故事」講座走入校園,告訴大學生、研究生創業會遇到的各式光怪陸離的問題。
觀察講座的成效,游子昂說,如果在 Facebook 進行廣告投放,每人次都要花大概幾十塊跑不掉,但讀者只是看一下就離開了,不會對品牌有深刻了解,「我們長時間跟大家溝通細節,傳播品質很好,民眾瞭解你的理念,也會創造很多合作與回饋機會。」
從食農教育影響超市、量販端,不過度浪費格外品
主流消費者的矛盾是,希望農民有機耕作,但又想買到「漂亮又大粒」的農產品,游子昂說:「消費者不能接受外觀缺陷的心態,讓有意願轉為有機耕作的農民難以度過轉型期,因此,我們也希望透過格外品的收購,幫助農民度過陣痛期。」他認爲,食農教育要強化,才會影響超市、量販端,讓民眾學會不要以極度嚴格的標準篩選商品,造成過度浪費。
從事外銷的農民通常對自身農產品質要求很高,由於篩選嚴格,產生的格外品也相對大量,不過加工場卻很少採購,游子昂說:「農民也會跟我說,我覺得哪些東西是很可惜、可以被加工。」即使 5% 看起來不是個大數字,格外品的數量仍然驚人,再加上極端氣候明顯、農民採收時間不定、收購量無法滿足農民期望,格外農品也不斷在嘗試、修正方向。
未來,格外農品希望自己做加工作業,興建加工廠,開放農民加工,教農民如何跟通路協商,並在此推廣食農教育。游子昂說:「其實台灣沒有一個空間讓農民學習、測試自己產品的狀況,這是我們正在執行的願景。」
環意有限公司,把剩食變「黑金」
每年台灣家戶產生數百萬噸的廚餘,因分類不確實,其中約 6、7 成剩食隨垃圾袋進焚化爐焚燒。環意有限公司創辦人曾鈺婷、陳世成在環境相關的公部門、私部門工作十餘年,長期關注環衛議題,有感於家戶廚餘過度浪費,他們決定從廚餘問題下手,以專長為台灣環境盡一分心力。
一般市售廚餘機體積龐大,動輒上萬,且要插電才能使用。此外,市售廚餘機非自然發酵,高壓殺菌會把所有細菌都殺掉,就後的木質纖維還是丟垃圾車。曾鈺婷說:「既然我們要大家改善廚餘浪費,那使用門檻要低。我們透過社大、育成中心焦點訪談,瞭解到民眾希望廚餘機是輕巧的。」
經歷 2 年前後 7 次改良,環意推出「RE Green 居家製肥機」。居家製肥機的體積不大,可以隨意置放在廚房角落,將果皮、剩菜等廚餘剁碎投入後,以使用咖啡研磨機的方式轉動手把,廚餘就會掉入中段生成桶,加入酵素後,即可靜置等待堆肥生成。廚餘可以批次加入,每天廚餘會產出液肥,稀釋後可以澆花或作農藝營養使用,約 4 週後投入的廚餘會產出有機肥。
居家製肥機所生成的堆肥,有機成分高達 60% 以上,是高營養的培養土。堆肥不僅有土壤芳香味,甚至可以作為甲蟲的培養土。而好氧堆肥的運作原理,酵素是其中關鍵。由於酵素是一門專業學問,本來曾鈺婷想自己調配,後來還是找了專家,「很幸運有專家老師願意提供心血,讓我們的專業可以相輔相成。」
「產品要真的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曾鈺婷說:「大家對廚餘的印象很不好,怕臭、怕蚊蟲、要追垃圾車,我們希望一次解決這些問題。」居家製肥機免插電、防小蟲,由於加入酵素分解,因此也沒有廚餘帶來的惡臭,所以機組件可輕鬆拆洗,最重要的事,整台機器本身也是環保產品。
陳世成強調,居家製肥機機身使用鋁合金,其他部分使用再生玻璃,零件的供應鏈都在台灣,「推肥機成本很高,因為我們希望產品本身就環保,你不要用之後可以馬上回收再利用,讓整個消費模式進行回收循環。」
作為產品設計者,陳世成根據使用者經驗不斷修正模型,他提到,台灣人口少,可預見的製造量小,工廠很難做,一條產線的成本至少 1、2 百萬起跳。即便如此,「中國製當然可以壓低成本,但我們不要,把產線留在台灣可以掌控品質與施作過程,我們要讓產品真的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我們兩個是工科人,專長就是發現問題、找出解法,也許我們沒有其他社創活潑,但我們希望把專業、技術、品牌、製造都留在台灣。」陳世成說,他連在跑工廠的過程都搭大眾捷運,實踐減少碳足跡的理念。
上架募資平台,立志扮演「田園城市的供應者」
7 月初,居家製肥機在募資平台嘖嘖上線,2 個月內募得 175 萬,達標 876%,成果相當亮眼。曾鈺婷說,群眾募資的目的是想要透過民眾支持,讓市場驗證概念是否可行,用群眾的力量讓概念成真,「透過募資,我希望堆肥機,或者是說,廚餘浪費這件事被重視,這可以變成像是自備吸管、杯套一樣的全民運動。」
環意觀察到,居家製肥機的客群是不怕麻煩、有動手實驗精神的人以及園藝愛好者,環意對未來的想像是,架設一個交換平台,以製肥機為社群中心,交換、分享作為推力,民眾彼此交換各種有機肥,串連更多有志者響應,陳世成把環意的角色形容為「扮演田園城市的供應者」。
不過,曾鈺婷與陳世成都認為團隊還不擅長行銷,尚未接觸到許多潛在支持者,未來還得繼續著墨。作為社創中心進駐團隊,環意在社創小聚與交流的過程獲得不少實用資訊,曾鈺婷表示,透過中心鏈媒合許多業師給予指導,「來自大企業的業師非常了解市場動態,給了許多實用的建議,也帶來從沒想過的想法。」
聯合國把地球面臨的危機議題歸類成 17 個 SDG 指標,曾鈺婷說:「對我們來說,17 種議題代表指引,依據指引去深入的事件與原因,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每一個議題都是需要大家呼籲與實踐的。」誠如居家製肥機的標語「Re-green the World」,環意希望從廚餘開始,慢慢擘劃田園城市的藍圖,給世界一個再綠化的可能。
善導書院「幸福食間」:以土地為本的自給自足社企
除了減少糧食浪費、再生剩食,在 SDG 第 12 項「責任生產與消費」中,也包含了永續管理以及促進地方文化再生。「幸福食間」於 2016 年創立,是一個以社區營造為經、友善農業為緯,所打造出的屏東高樹鄉服務基地。
幸福食間是「善導書院」的銷售品牌。善導書院創辦人陳文靜說,除了曾在幼稚園任教,也因為家庭變故,因而更了解弱勢族群的艱苦。由於久住偏鄉的緣故,一路走來也接觸到許多來自隔代教養家庭、單親家庭、中低收入戶等弱勢家庭的小孩,「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大人照看,我就想,沒有經濟背景又缺乏技能的孩子,以後要做什麼?」
有感於城鄉在孩子身上挹注的資源差距之大,陳文靜想以高樹鄉為基地,在土地上用教育活動協助孩子擘劃自己的生命,他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學會手心向下,而不是等待被動救濟。」
善導書院是一個協助弱勢族群能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堅持不以「偏鄉」的名字對外募款,他們教導鄉民以有機栽種方式種植農品,包括鳳梨、火龍果、番茄、各式蔬菜,同時,高樹鄉的孩童放學後會以此回課後基地,學習做家事、農事、培養一技之長。陳文靜說,生活在土地上,就以土地為本,善導書院希望幫助孩子學習農業的知識與技能,讓他們在未來有足夠的能力養活自己,改善家庭環境。
教育民眾危機意識,承擔社區共生使命
為了減少氣候因素致使農產品外觀毀損、不能販賣的衝擊,善導書院將栽植的有機鳳梨提供給成員製作鳳梨酥、果乾、鳳梨豆醬等產品,從種植、採摘到製作都由書院裡的院童、工作人員一起完成,再透過與商店或企業團購等公益合作推廣。陳文靜說,希望以企業化的經營,讓幸福食間成為銷售平台,以在地特產為支點,為在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
栽植農產品的過程中,善導書院也會留意水源、土地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機,在產品包裝等採購上,也會考慮到環保,甚至導入永續經營農法。陳文靜舉例,如果使用以電池為動能的割草機,使用後的廢棄電池會造成土地污染,但若是拉線式,又很麻煩,因此善導書院建造簡易機械,讓割草機可以透過水力而發電,兼顧實用與環保。
「很多人會問說『這麼做有什麼好處?』、『種菜還要兼顧環保,太麻煩了』。」陳文靜說,可能是永續的教育還不夠扎實,也或許是偏鄉的資源匱乏,加上氣候帶來土地、水源的反撲,鄉下往往首當其衝,他覺得許多民眾的困惑來自於危機感不足,「我希望能用教育,從孩子的家長開始,再到農民們、民間企業、一般民眾⋯⋯動之以情打動大家。」
長遠來說,善導書院把自己打造成高樹地區的旅遊與社區中心,孩童可以接受課後輔導、鄉民可以培養一技之長、長者可以獲得照護資源,同時也爭取綠色觀光認證,實踐社區整合。談起經營,陳文靜說,偏鄉的困境就是人才不容易留下來,資源進不來,「但我們一直不斷學習、不斷改善,希望善導書院能肩負傳承的使命,打造區域共生、共享的基地。」
延伸閱讀:
解決包裝浪費,為網路電商上一堂環保課!/專訪配客嘉 Pack Age+
飢餓人口持續升高的 「食物安全年」 ,終結飢餓 5 指標,Can Taiwan Help? /SDGs 2020(SDG 2,終結飢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