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在地「共融遊戲場」,捍衛身障孩子的遊戲權
文/吳欣芳 《小王子》一書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很少人記得這點。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 [&h ... -
身障者的保險困境,那被拒於門外的一群
文/礙的萬物論編輯室 何品緯 在台灣,商業保險模式的運作已行之有年。大眾對於保險觀念與時俱進 [&h ... -
高鐵輪椅席不足的抗議事件,到底在抗議什麼?
文/礙的萬物論編輯室 何品緯 交通無障礙化,一直是身心障礙者長期爭取的權益。現今高鐵的無障礙 [&h ... -
創新被誤會是「詐騙」—— 若水突破障礙者就業框架/2019 NPOst 年會前導報導
「我們一開始被誤以為是詐騙集團,」若水國際(以下簡稱若水)執行長陳潔如說,若水提供高端科技產 [&h ... -
文林家園進駐社區遭反對,身心障礙歧視如何解?
8月12日夜晚,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的洲美專案宅不平靜。社會局委託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辦理「文林家 [&h ... -
青銀跨代,共餐同居零距離——盤點歐、日 5 種「青銀共居」新型態
在高齡化社會及都市化程度高的今天,愈來愈多銀髮族並沒有與子女同住,而是過著獨居的生活。根據美 [&h ... -
重「食」自主權——慈愛快樂餐,為身心障礙者點一份渴望
本篇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贊助,NPOst 獨立完成 提到快樂餐,就令人直覺聯想到麥當勞快樂兒 [&h ... -
《我們與惡的距離》拔除標籤後,社會對精神醫療是否還有扭曲的期待?
臺灣曾發生精障者傷害孩童的悲慘社會事件,內湖擄童案發生之時,筆者曾向醫師李彥鋒請益。李彥鋒服 [&h ... -
自問「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社工為隱身家中的障礙者媒合資源,看見彼此生而為「人」的價值
文/何怡君 心路基金會行銷企劃專員 走進文山區興隆公宅,大樓的大廳寬敞,然而, [&h ... -
從直立人到輪椅族,以「群體力量」促成一趟趟無障礙旅遊/臺灣首位輪椅導遊黃欣儀專訪
文/宋秋美 太報 人生經歷 2 次重大疾病,對生命能抱持期待嗎?黃欣儀做到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