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的法國老奶奶,有哪些自主生活的科技法寶?(上)
拜科技的進步所賜,老人的設備越來越完善,老人在生活上也更為自主。文中這位法國老奶奶雖然已高齡91歲,但透過輔具,她能夠不需看護時時在旁照料。開朗的她,身心狀況也相當好。
拜科技的進步所賜,老人的設備越來越完善,老人在生活上也更為自主。文中這位法國老奶奶雖然已高齡91歲,但透過輔具,她能夠不需看護時時在旁照料。開朗的她,身心狀況也相當好。
美國NPO財務顧問諮詢Nonprofits Assistance Fund(“NAF”)執行董事Kate Barr在NPQ的webinare:“Financial Cautionary Tales: How to Prevent Common Financial Breakdowns(財務啟示錄:如何避免財務危機)”談到NPO不可不注意的財務危機警訊。雖然組織規模或性質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同,但如何預防、偵知及處理卻大同小異,而財務危機通常也與舞弊高度相關。
歧視與分類並不完全相同,歧視帶來了惡意相向,分類則創造了冷漠以對。有趣的狀況是,我們所熟悉的歧視,常常發生在所謂的「弱勢族群」身上;而分類,卻和對方是否弱勢不一定有關。
雖然失去視力,但他可以從嗅覺、味覺、觸覺等角度介紹房子給客戶,例如從進入大門開始,感覺這棟樓房是否潮濕,空氣是否流通,樓梯高低好不好走,「我曾爬過樓梯好走的,爬四樓像爬三樓,這是公寓的優點;有些挑高四米二的公寓樓梯很高,爬起來就很累。」接著,走進房子可以感覺客廳寬不寬、是否有霉味,「有一種氣味你一聞就知道很久沒人住了,」至於房子的高度他會用手杖丈量,往上一頂就知道有多高。
偏鄉孩子的學習資源比起都市本來就不足夠,八八風災過後,小林國小的高年級也陸續要進入國中,少數孩子要到城裡,競爭但資源也較多的讀書環境。作者在文中,希望找個孩子的「引路人」。替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夠有盞明亮的燈指引他們。而從玗婷的例子中,自願到偏鄉教小孩子,我看見知識賦予的更高價值-運用所學幫助他人。
看過許多隔代教養和單親家庭,他們的孩子最後會壞,並不是家庭功能不完整,也不是阿公阿嬤教育程度不好。其實,都是大人一種「補償心態」壞了事。給孩子太多擔待,幫孩子的種種錯誤自圓其說。「哎呀,他就是從小沒了爹娘,不能怪他。」
當時,我覺得這樣好像不太對,好不容易輔導了一段時間,很多孩子都正常生活了,但是離院之後卻沒有辦法再協助這些孩子走上正途,這不是會前功盡棄嗎?忽然我的腦袋靈光一閃,出現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如果這些孩子願意給博幼基金會及自己一個機會,那為什麼我們不訓練這些孩子來當課輔老師呢?
我和室友去了芝加哥市中心的千禧公園(Millenium Park),滾在草地上野餐,並在傑·普利茲克露天音樂廳 (Jay Pritzker Pavilion) 聽免費的音樂會。馬上開始東瞄西瞄,注意無障礙席位的設計,也注意前來的觀眾怎麼選座位、怎麼使用無障礙的環境。這個戶外音樂表演廳以通用設計、綠建築的概念為主軸。整體來說,無障礙設備包括:輪椅租借、融合性(integrated spaces)無障礙席位(指的是不採突兀的方式孤立輪椅席區,把席位自然設計在整體造型裡)、輪椅適用(無障礙)廁所、無障礙視聽輔具、歡迎服務犬進入公園、以及視聽導覽內容,備有文字印出提供聽障者閱讀。
從事社會工作服務就像串牡蠣殼一樣,要串得好必須要經過不斷的練習,沒有什麼捷徑與運氣可以速成,當累積的次數夠多之後,才可能內化為專業敏感度。
我聽到康德的這句話,我忽然豁然開朗了!我心中十幾年的困惑解開了,就算剛開始不能夠,不斷爭取與努力之後,慢慢就能夠了。而這些動力的來源,原來就是康德說的:「我應該,所以我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