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嘯之後,社會企業是否能帶領我們前往應許之地?/《社企是門好生意?》推薦序(余孟勳)
編按: 時報出版於今(2018)年 11 月出版 《社企是門好生意?社會企業的批判與反思》一 [&h ... -
余孟勳專欄/在持續對話與多元治理中,不斷辨證「責信」的意義
近來逐漸成為公益領域熱門關鍵字的「責信」(accountability),究竟 [&h ... -
余孟勳專欄/社會資源不均,分配捐款的「中介機構」面臨角色定位挑戰
最近六龜高中因為學測放榜無人達到 40 級分引起關注,該校學務主任回應質疑表示 [&h ... -
余孟勳專欄/當洄瀾成為海嘯:從花蓮地震的災難捐款展望永續城鄉
近來花蓮震災的捐款支用受到輿論關注,並經由媒體捲動大眾捐款人的情緒。與其直接探 [&h ... -
2017 公益部門大事(余孟勳):婦聯會簽署行政契約備忘錄、聰明公益資訊平臺啟用
編按: 2017 年,對公益部門來說可謂是凜冬將至。無論是吳玉琴立委的解套記者會、善牧關閉德 [&h ... -
余孟勳專欄/從善牧德蓮之家閉園,看社會服務外包的 5 大隱憂
編按: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9 月 2 日慶祝在臺 30 週年,而善牧安置少女的「德蓮之家」是 [&h ... -
余孟勳專欄/NPO 募款預算如何規劃?定義合理範圍,妥善經營捐款人
臺灣的綠色和平(Greenpeace)前陣子成為媒體焦點,但或許更令 NPO 工作者好奇的是 [&h ... -
余孟勳專欄/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一步!「聰明公益資訊平臺」正式啟用!
婦聯會前陣子引起關注,除了歷史遺緒的數 10 億鉅額資產,其主管機關內政部 10 年來完全無 [&h ... -
余孟勳專欄/不願意、不知道、做不到:公益責信的結構困局
1960 年代的基隆港因為成為國際運輸的吞吐重鎮,迎來了璀璨繁華的美好時光。當時的碼頭工人站 [&h ... -
余孟勳專欄/借鑑 NPO,社會企業首重培養「信任」
社會企業的熱潮在臺灣方興未艾,自官方定調 2014 為「社會企業元年」並開始投注資源以來,已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