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屬成為長照機構的把關者:從身心俱疲、放棄期待到不再睜眼/【連載】養護人生(5/6)

Photo by Alex Boyd on Unsplash

編按:

從一個老人跌倒卻被掩蓋真相開始,一位曾服務於養護機構的醫師著手寫下一連串現場觀察。此專題共分成 6 篇連載,從照護機構處理住民意外的態度過勞默聲的看護移工失靈的稽查與評鑑機制,到機構方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身心俱疲的家屬,以及所有結構中知情的員工們

臺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於今(107)年 3 月底達到 14.05%,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且僅僅再過 8 年,我們便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在高齡照護的重重挑戰中,養護機構如雨後春筍,甚至成為銀髮商機中重要的投資標的。然而本連載作者想強調的卻是,一個缺乏「人本」思維的照護環境,極有可能在機構、家屬、勞工、移工、政府等各方機制失靈之下,將整個社會的老後生活拖向深淵。

此番連載並非欲打擊所有努力用心在長照 2.0「滾動式修法」中掙扎求存的工作者與經營者。既然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與困境環環相扣,反過來說,若你我都能意識到自身的角色與力量,終才能求得改變的的機會。

 

承上篇:千變萬化的長照收入名目:在生存與獲利間搖擺的機構道德/【連載】養護人生(4/6)

身為家屬,既然「託付長輩」並定期「繳納月費」給養護機構,同時作為「消費者」和「服務使用者」的他們,對於機構提供的照護品質,理應責無旁貸地成為有效的監督者。不過,這只是理想上而已。在實際與養護機構住民兒女有過多次交流與討論後,會發現事情完全不是這樣。

當局者看不穿:長期照顧應被視為公共議題

家屬之所以未能成為有效的監督者,第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家屬都缺乏長照相關的概念。

實務上而言,我們可以由對待長輩的不同心態,把家屬大致區分為 2 類:第 1 類會把「看起來生命已無意義」的長輩「寄養」到養護機構,然後回歸自己的生活,後續基本上不聞不問;第 2 類是雖願意盡心照顧長者,但無奈各種條件不允許,只好將長輩託付給機構。

第 1 類家屬自然不可能成為機構的監督者,而據觀察,第 2 類的家屬確實對照護品質常有所要求,但即使如此,家屬對機構的關注大多也僅停留在照服員「例行性照顧事務」,如定期洗澡、翻身、換尿布等。

圖/錢得樂 @ visualhunt, CC BY-NC-ND

然而,食(吃喝)、衣(穿衣褲鞋襪)、住(拉、撒、洗澡)、行(移位)等範疇,本就是長者維持「生理運作」的最基本需求,就算機構照顧長輩的人力不足,最優先完成的也會是這些任務,否則想必會出現許多糾紛。若用這樣的標準來判斷機構是否有達到充分的照顧品質,其實不容易發現照顧上真正的問題。要思考的是,我們所在乎、期待的照顧品質,真的只有這樣嗎?

除了生理面向,一般沒有太多實務概念的人,心中所想像的照顧情景往往也包含著精神生活的內涵,也就是滿足長輩心靈面向的「育」和「樂」。但如果人力不足,照服員光要完成餵食和清潔就已精疲力竭,怎麼還有精力陪長輩聊天、帶他散步?更別提進一步發想、開創出專屬於各別長者的生活模式。

精神上的運作品質,才是更嚴格、更能夠真正反映出機構真實人力的面向,而且是騙不了人的,但家屬往往對此沒有多想。

圖/Craig Philbrick @ unsplash

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家屬每次前來機構,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自己家的長輩。再來,無論長輩在做什麼,他們通常都會儘快將長者帶離人群,將輪椅推到一旁的空桌處,與長輩分享自己在家裡燉煮的魚湯或剛買的點心。長者在低頭享用他們帶來的食物時,家屬們的目光也往往只停留在自己的長者身上,或是低頭滑手機。也就是說,即使他們已經身處在養護機構裡,也不容易對機構的其它運作有清楚的觀察。事實上,長輩身上某處的小小破皮或瘀傷、櫃子裡的奶粉是否還有剩,這類小事往往比前述的整體精神照顧品質,來得更能吸引家屬的注意力。

即使有些家屬隱約覺得機構的精神育樂照顧品質不太足夠,他們通常也只會想:「唉……機構的收費就這樣,只包含基本的吃住服務,沒辦法要求太多。如果長輩生活無聊,要怪就要怪自己把他送來機構吧!應該要更常來關心爸媽才是……」家屬通常按捺住這些話未說出口,是因為他們對於未能讓長輩在家中度過餘生,心中著實有股內疚,而這股真誠的虧欠感讓他們不會再去責怪任何人。

這樣的心情,其實出自於他們並沒有長照政策的整體概念。家屬們沒有察覺,隨著醫療技術提升、人均壽命延長,當代社會中,照顧長輩其實已不再是個別家庭中的私事,而是全球各地新興的公共議題。這是因為在專業技能的發展,以及經濟、產業、人口與家庭結構的改變之下,為了讓老年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長照領域的各國專家已經針對未來發展逐漸獲得共識:「照顧長輩的責任和成本應該由整個社會來分擔,不適合只依靠自家兒女一肩扛起!」

家屬們沒有想過,即使是在機構裡的長輩們,也值得更好、更有人性的生活,中央及地方政府長照政策推行者的理念,其實也非常重視這部分,而政府規定機構照服員與住民人數的配比設計,實際上也是為了支持銀髮族精神方面的關懷及生活。

圖/presidential office @ visualhunt, CC BY

在巨大的現實下,被迫低頭的家屬們

第 2 個讓家屬無法成為有力監督者的主要原因是,就算家屬對機構的運作有長期而深入的觀察,卻也總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意識。

對於入住機構多年的住民,只要家屬有基本程度的用心,每星期前來探視長輩時稍微留意一下現場,並偶爾跟員工聊幾句,其實就可能從一些跡象中發現潛在的問題。事實上,許多家屬並沒有業者想像中的笨,只是,即使察覺某些地方「怪怪的」,他們也通常不會坦蕩的與機構方對質,或進一步向政府相關單位提出疑問。

出於諸多因素,家屬們「不願」、「不敢」或「認為不需要」這麼做。不願解決問題的家屬,多半會想:「業者本來就要賺錢,社會就是這樣,不然他們幹麻開養護機構?雖然我們一直都知道,但我們不想惹事,就算了吧……」

不敢解決問題的家屬,多半則是考量:「我如果去陳情,解決得了倒還好,若解決不了,機構又知道是我去舉發的,如果轉而對我們家長輩洩憤要怎麼辦?長輩現在已經搞不太清楚人事物了,現在機構的基本照顧還過得去,就這樣吧……」

圖/ALP STUDIO @ unsplash

另外有一些人,則認為任憑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解決問題,覺得這麼做沒有意義,根本不需要:「唉……就算去反應會有什麼用呢?這些情形社會局難道會不知道嗎?如果業者不改進,社會局難道真的會勒令他們停業嗎?如果真的要認真執行,那這麼多養護機構不就超過一半都要關門了?那麼多老人要去哪裡?他們家屬要怎麼辦?社會局的公務員承擔得了這些責任嗎?」

確實,這些考量聽上去都有些道理,太多時候,一個人的反抗只不過是螻蟻的吶喊。只是,如果成千上萬隻螻蟻都開始啃嚙、撕咬,任憑再怎麼強壯的巨人也承受不了這樣的疼痛。

寧願放棄期待多花錢,也不要再孤軍奮鬥

話雖如此,過去我確實深信,正是因為社會中千千萬萬個家屬都選擇了小小的放棄,才讓我們的養護機構和社會變成這副德性。那些業者的劣行,每個人都是幫兇,每個人卻又都能逍遙置身事外,自以為沒有責任,並且因此使得最沒有反抗能力的外籍照服員陷入了惡劣的工作處境,甚至連前來機構實習的照服相關科系學生都被迫事務性的參與勞動,而非學習。這每一個小小的放棄,最終害到的都是自己的未來。

然而,很久以後,當我偶然進入這些家庭,聽了這些長輩入住機構前的故事和生活,才漸漸懂得家屬們的苦楚。太多的家屬從察覺長輩發病(尤其是失智)開始、一直到將長輩安置到機構為止,這之間的日子有著太多太多辛苦、不堪的回憶。

許多老人因為腦部退化,可能一時找不到錢或東西,便怪罪子女,或覺得身邊的人都要害他。子女們想盡各種辦法勸說、哄騙,或找居家看護、輪流陪住、搬家。沒有類似經驗的我們,無法想像現階段已屆中年的這些兒女,在遵循傳統孝道之下,到底是在付出多少精力、犧牲多少休閒和睡眠後、在照顧上陷入絕望,最後才不得已尋求養護機構。 

圖/uzaigaijin @ visualhunt, CC BY-NC-ND

此外,挑選養護機構也不是一項輕鬆的任務。除了「環境大、格局好、離家近、人員態度佳、費用可接受」等考量,長輩入住後能不能適應新環境、願不願意接受陌生人照顧,更是一道重大關卡。對於不少個案的兒女而言,這段期間所要承受的,是每日在上班時提心吊膽、懼怕機構來電,要求他們把難顧的長輩帶回家,晚上也因煩憂和不安而失眠。等到一段時間後,長輩好不容易適應了養護機構,家人們的生活才逐漸重回安定。而到了這個時候,家屬們往往早已身心俱疲。

也因此,就算之後敏感察覺到了養護機構經營上或照護上的異狀,許多家屬也已經不可能會有意願去抗議。與其說他們是理性上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倒不如說,他們是在潛意識裡害怕重回過去那段暗無天日的時光。如果將長輩託付給機構,可以確保長輩基本生理需求得到完好照顧,也讓自己保有最起碼的生活,那已經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其它的都不敢再奢望,就算多花點錢,真的也不算什麼,畢竟有太多事是錢不能解決的。

「若多花點錢可以解決,就讓錢來解決吧!我們也還要過生活……」家屬們不只一次,平淡卻堅決的如此表示著。


【連載】養護人生:

長輩跌倒難以預防,要綁起來還是看風水?/【連載】養護人生(1/6)

養護機構裡看不見的「人」:那些面目模糊的「外國朋友」們/【連載】養護人生(2/6)

人頭照服員與偽造班表,如何一再逃過稽查與評鑑?/【連載】養護人生(3/6)

千變萬化的長照收入名目:在生存與獲利間搖擺的機構道德/【連載】養護人生(4/6)

每一個成功作惡的老闆,背後都有一群知情的員工/【連載】養護人生(終章)

作者介紹

陳和謙

醫師,喜歡學習各領域的知識,除了醫學,也對教育、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與人相關的領域有所涉獵。興趣是整理、應用與傳遞所學知識,以及觀察和思考人事物背後的本質。希望能充分應用所學,幫助自己和別人變得更幸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部落格: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