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爆米花#27|【商業實戰】商業戰場上的社會企業-多扶接送 X iHealth政昇藥局
12/23(三)的第六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全台首創無障礙旅遊「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以及行動藥師「政昇藥局送藥到府創辦人」創辦人王照允,共同分享一個社會企業在商業營運模式下的實戰經驗。
12/23(三)的第六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全台首創無障礙旅遊「多扶接送」執行長許佐夫、以及行動藥師「政昇藥局送藥到府創辦人」創辦人王照允,共同分享一個社會企業在商業營運模式下的實戰經驗。
戴玉琴主任分享,他本身是桃園的泰雅族,剛來到東部時也不容易打進布農族部落。「醫療資源對居民最直覺,必須打頭陣;而部落農忙或喪事時就不要硬是進山。」談到回流部落的失業青年,戴玉琴也認為如果能夠適當的培訓和合作,不管是在農產行銷或是老年照護,都能夠成為很好的青年人力,而不是社區負擔。
花蓮地廣人稀,因此需要「服務送到家」,才能真正發揮社會服務的功能。
8/19(三)的第二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在新竹創辦「見域Kendama」的謝爾庭、以及「Mata Taiwan原住民資訊平台」創辦人方克舟,共同分享一個社會企業深入發展在地特色,關於家鄉,土地,未來,青年之間的故事。
10/21(三)的第四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發掘視障者自我潛能-「黑暗對話社會企業」董事長謝邦俊、以及推動傳統茶籽文化行銷「茶籽堂」趙文豪總經理,共同分享社會企業藉由故事行銷人文品牌的商業營運模式。
從社群的角度出發,分享在營銷方式明確的「商業」中,如何擺放服務對象於產製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的多角關係之中,經營出多贏的社會企業。
7/28(二)的第一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在尼泊爾創辦「棉樂悅事工坊」的林念慈、以及「光原社企」的創辦人李志強,共同分享一個社會企業如果要踏入「在地」要如何經營和當地生產者之間的合作,以及社企、環境和經濟之間的關係。
11/25(三)的第五場講座中,NPOst邀請到全球最綠洗髮精「歐萊德」的特派講者、以及台灣公平貿易倡議企業「生態綠咖啡」余宛如董事長,共同分享一個社會企業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具顧及環境綠化與延續永恆的故事。
創立社會企業,一路上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甘甜苦辣。本社企系列講座,分別以在地就業、環境正義、社群營銷、品牌故事、文化保存、商業實戰為六大主題,深度討論社會企業中的不同面向。
倫敦政府去年開始在走道上設置「釘子」,目的要驅逐街友,但也對大眾空間使用帶來許多不便,大眾除非去咖啡廳消費,否則難以找到坐下來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