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安養中心蔡芳文:「安養中心不應該淪為一個『等待』的地方。」

過去安養中心總給人一種負面觀感,彷彿是被子女拋棄的老人,才會被集中到這種灰暗髒臭的地方。「我會盡量想像,如果我想要住進去的話,這個地方應該長什麼樣子?」雙連安養中心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並時時思考如何能讓安養中心變成一個不只是「等待」的地方。「老人不該淪為『等吃飯、等睡覺、等上天堂』的三等公民。」蔡芳文打趣地說。

紅心字會許雅青:「請給『數位移民』長輩們適應輔助科技的時間。」

「像太陽眼鏡或是汽車,其實也都是一種輔具。所謂的輔助科技,無非就是指「協助個人執行功能的科技」。而且除了器具本身,周邊的服務和延伸設備也都算是輔助科技的一環。許雅青舉例,「各位去買太陽眼鏡這個器具,眼鏡公司要提供使用教學、保養、維修的服務,這都算是輔助科技。」

「用音樂做社工」-《背著吉他靠近你》賴儀婷全台走唱自序

媽媽常會興奮地溜出廚房,語帶激動地說:「唉唷!怎麼那麼好聽!」再滿足地回到手邊的勞務工作,我一直不太懂媽媽臉上羨慕的神情是什麼意思,直到她告訴我,學琴曾經是她童年的願望,只是小時候沒有條件,我才明白「我能夠彈鋼琴」原來是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那裡面有我的感謝和不捨、也有爸媽辛苦的承擔。如果不是爸媽,我可能不會喜歡音樂。

活動推薦/台灣也能發展國際援助?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參與工作坊

台灣非政府組織(NGOs)積極投入國際援助及發展工作,台灣企業在科技及環保等領域亦有創新成就,如何促進NGOs與企業共同投入國際援助工作,提升台灣對外援助的能量,已成為重要的議題。因此,為了推動台灣企業和NGO共同投入國際援助工作,Taiwan AID(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將舉辦「企業參與國際發展工作坊」,邀請兩位日本實務專家擔任講座,以及知名企業及NGOs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與談人,討論「國際發展中的企業與民間組織──廣納的夥伴關係」以及「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夥伴關係──在2030年達成永續發展目標」,分享企業與NGO合作的經驗,提升台灣的國際援助及發展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