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好機能、鄉村好空氣,哪裡養老才好?
退休之後希望享清福,但要跟兒女同住、還是搬出去跟朋友一起住?要住在原本已經習慣的地方、還是搬到一個清幽的所在?無庸置疑地,都市生活機能佳,也能給予年長者更完善的健康照護;但交通凌亂與噪音、廢氣的充斥,無法提供舒適的環境,甚至可能造成抵抗力和心理上的壓力。相較之下,鄉下雖然缺乏完善便利的生活機能,但自然開闊的環境,也能對身心健康產生良好的影響。
退休之後希望享清福,但要跟兒女同住、還是搬出去跟朋友一起住?要住在原本已經習慣的地方、還是搬到一個清幽的所在?無庸置疑地,都市生活機能佳,也能給予年長者更完善的健康照護;但交通凌亂與噪音、廢氣的充斥,無法提供舒適的環境,甚至可能造成抵抗力和心理上的壓力。相較之下,鄉下雖然缺乏完善便利的生活機能,但自然開闊的環境,也能對身心健康產生良好的影響。
紅鼻子醫生計畫至今,遇過不少人問我們:「小丑醫生跟那些在醫院的志工有什麼不同?」、「小丑醫生不是志工嗎?為什麼還要給薪?」諸如此類的問題。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曾在夜唱時跟朋友說:「我以後絕對不會走老人社會工作啦!」而過了兩個月後,我正每天逼迫自己練習方言,就算聽不懂、不會說也要用比手畫腳跟阿公阿嬤聊天。
有 60 位來自不同領域、年齡層的參賽者,他們也在首日晚餐時段,踴躍地參與「閃電快講」,用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向所有參賽者們介紹自己正著手進行的計畫,也分享了希望更多人知道的活動。
新住民二代與其他學童的學校成績並無差異,真正該擔心的是,新二代原本具備的雙重血緣與雙重文化優勢,是不是被大環境抹煞糟蹋了。
當許多人還在抱怨這一代年輕人太脆弱、太眼高手低或太目空一切時,我們邀請你來看看,看看這一群有想像力和行動力的年輕人。他們用行動展現出他們如何透過團隊合作,理解未知問題,著手打造解決方案。
抬腳跨上人行道,縮著身子繞過街道上的路燈,這對一般人而言都是輕而易舉的事,面對愈來愈多的國民老去,台灣早在 2011 年時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聯合國定義 65 歲以上人口達 7% 即為高齡化社會),台灣社會是否做好了準備?
當全世界都想著如何增加每畝田地的產量以解決糧食危機時,Arne Pauwels 反向像前人的智慧學習,著手解決降低耗損的問題,打造屬於自己的創新。
我可以感覺得到,對小婕而言,她能夠被喜歡這件事,比完成那些規定要重要許多。偶爾她也會在意自己每週表現的排名是不是又墊底,但她寧願花更多時間跟我聊她認識的男生、在學校哪個學姊多疼她,她最近又跟誰在一起。她也會把身上新的舊的傷口都指給我看,有時候帶著沉重的神情,有時不發一語。
「哦,所以你一定很有愛心囉!」「社工不就是有薪水的志工嗎?」每次跟朋友解釋社工專業,總是引來這樣一秒激怒自己的回應嗎?如果,社工專業可以結合音樂、桌遊,是否可以為社工的實踐帶來創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