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爐援助研究:在非洲人民眼中,募款廣告的「非洲印象」
快樂,如同孩子的代名詞,笑臉常在他們的臉上;難過了,代表他們急需幫忙;面無表情直視鏡頭,則散 [&h ... -
難懂的議題說不清,捐舊鞋到非洲成敲門磗?/專訪「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下篇)
承上篇:捐鞋到非洲之外,我們還做了什麼?/專訪「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上篇) [&h ... -
捐鞋到非洲之外,我們還做了什麼?/專訪「舊鞋救命」創辦人楊右任(上篇)
去年 6 月 30 日,NPOst 專欄作家褚士瑩的一篇<舊鞋救命救非洲?東非 [&h ... -
「有能力為什麼不先幫臺灣人?」一個不成問題的提問/畢嘉士馬拉威計畫報導(下)
承上篇:從臺灣到非洲:已經看見的事,如何能裝作一無所知?/畢嘉士馬拉威計畫報導(上) 在 T [&h ... -
從臺灣到非洲:已經看見的事,如何能裝作一無所知?/畢嘉士馬拉威計畫報導(上)
編按: 臺灣是否有能力給予?臺灣人為什麼要在乎非洲人過得怎麼樣?NPOst 這上下 2 篇報 [&h ... -
身心障礙在烏干達:用繩索綁住孩子,是唯一的保護/海外志工的在地觀察
文/楊丹琪 海外志工 村莊裡的黃土路總是塵土漫漫,婦女們覆蓋頭巾保護編植的髮辮,進城工作的 [&h ... -
善意之外,再多一點調查與評估/再談非洲二手衣鞋捐贈
文/徐沛然 最近資深 NGO 工作者褚士瑩在 NPOst 的專欄【阿北私會所】中主張,捐贈二 [&h ...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舊鞋救命救非洲?東非國協:盼立法禁止二手衣鞋捐贈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 [&h ... -
當受苦的孩子已不再成為新聞/海外志工的在地觀察
文/楊丹琪(海外志工) 上月底協會舉辦受助童的家長座談會時,當地社工意外發現一位媽媽懷中的 [&h ... -
以利益為餌行使公益,是另一種形式的奴役嗎?/NGO 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2013,秋日,衣索比亞(Ethiopia)。 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的夜晚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