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動作就能復育植被? 一項農民參與的氣候行動,成為對抗暖化的契機
文/程士華
極端氣候持續發威,氣候危機全球有感,亟需開展多元行動方案,而知名的國際型非政府組織(INGO)世界展望會,則透過「造林」作為抵禦氣候變遷的重要行動,本篇訪談的上集,先簡單介紹過去數十年間,逐步在非洲看見成效的造林行動;而下集,則透過專家的視角,瞭解國際型組織,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非洲當地社群的支持,以及這項行動在台灣的可能性。
極端氣候 第一線農民最有感
世界展望會澳洲首席氣候行動顧問Tony Rinaudo日前訪台並接受NPOst專訪,他最為人所知的,是過去數十年間,在世界各地推行FMNR的成果。
所謂的FMNR,是指「農民管理的自然再生法」(Farmer Managed Natural Reforestation)Tony Rinaudo在過去35年間,致力於非洲及亞洲推動這項低成本的改革行動,向農民倡議種樹造林,修復退化的農地。
身在台灣的你,這兩年肯定也對氣候變遷非常有感,動輒出現不尋常的高低溫差,以及長時間強降雨等。
Rinaudo指出,無論是台灣或是歐美國家,都已經有一定的公共建設,可以抵禦極端氣候的侵襲,但是在非洲的開發中國家,大多數的農民,則是要親身面對極端氣候。
面對氣候影響,也許農民們未必能拿出科學數據,而Rinaudo轉述,在非洲許多國家訪視時,當地人常常說,現在跟他年輕時期比起來,氣溫更高、天氣更熱了,而且無論是旱季或是雨季,都比以往持續得更久、更嚴重,在氣候變遷底下,他們已經沒有預測信心。
樹木跟農作,難道不是競爭關係?
Rinaudo分享,過去向第三世界農民進行FMNR的倡議時,一開始會面臨很多限制,農民最直接的想像,認為樹木會競爭養份,讓農作物的量會降低。
而倡議者則必須證明,隨著FMNR施行、植被復育,無論是農作物或牲口,整體的產量都能成長,主因在於樹木復育後,改變了微型氣候,地力也獲得恢復。
除此之外,在追蹤管理土地的期間,樹上面可以養蜂,樹木也可以作為水果等經濟作物的根基,在非洲旱季時,如果養的牲畜缺乏草地,便能選擇葉子或種子,作為牲口的食糧,至少在非洲地區的實踐,可以和農民的經濟利益達成雙贏。
農人的社會變革 氣候危機新解方
世界展望會表示,FMNR已被聯合國列為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最佳實踐方法之一,世界展望會更要在復育全球10億公頃面積樹林,以改善碳排,Rinaudo此次訪台,除領受周大觀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外,要邀台灣一同參與造林抗暖行動。
Rinaudo描述,FMNR僅僅只有簡單三個步驟:揀選最穩固的枝條、修剪主要枝條、追蹤枝條並持續管理;他強調,荒漠不代表寸草不生,植物的地下根系,比想像中還完整,只要準備妥善的環境,根系就有機會復育成大樹。
他說,在許多文化的農業景觀當中,森林常常會被除掉,但是這些地下枝條都還在,若無畜牧業牲口把東西吃掉,這些樹木終將帶回水份及養分,分享帶給週邊植被,反而能讓農作收穫、讓牲口有更多休息空間,兼顧環境及經濟效益。
即便被譽為FMNR的創始人,在本次專訪中,Rinaudo謙稱,FMNR並不是什麼新技術,事實上,它還是一很傳統的技術,在歐洲、亞洲、非洲等不同文化圈中,都有相對應的傳統做法:不是重新植樹,而是將已經存在的樹木,讓它們重新活過來。
根據世界展望會提供的數據,位於西非的尼日,只靠這幾個數據,已復育2億多棵樹、超過500萬公頃土地,為居民帶來超過5萬噸的糧食收成。
Rinaudo表示,有了農民共同投入FMNR行動,在乾燥的非洲土地上,都能創造顯著的造林成效,若是擺到台灣水氣豐富的環境中,相信對於抵禦全球氣候變遷,可以成就相當的成績,守護下一代的未來。
世界展望會表示,FMNR已被聯合國列為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最佳實踐方法之一,世界展望會已宣布,未來並要在全球10億公頃面積複製改善碳排,Rinaudo此次訪台,除領受周大觀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外,也一併邀請台灣,一同參與造林抗暖行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