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知識

從英國到臺灣,「死亡咖啡館」要讓人們自在談生論死

正因為我們的死亡教育是迴避和忽略,我們社會絕大多數的人在親人臨終時不知道該如何給予適當的關懷,在親人過世後不知道該如何幫家人辦喪事,對喪葬禮俗完全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走過喪親悲傷。大多數臨終的人也在斷氣之前得不到親人最溫馨、最圓滿的祝福和送行。

穩定的友誼,對街友來說有多重要?

英國牛津地方政府的報告指出,如果要終結長期露宿(entrenched rough sleeper)的問題,需要(1)密集的關懷(2)依個人需求給予輔導(3)帶領長期露宿者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例如當志工、培養健康的興趣等等)

愛滋防疫醫師羅一鈞:「科學歸科學,疾病的世界也存在分配正義的問題。」

在台灣,感染愛滋病的年齡逐漸下降,除了愛滋寶寶外,有患者在十幾二十歲時就感染了愛滋。NPOst 公益交流站在 5 月 28 日邀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與臺大感染科的羅一鈞醫師來分享愛滋知識,他常年關注傳染疾病,曾經前往非洲觀察伊波拉(Ebola),並設立部落格〈心之谷〉推廣醫療知識。

如何與長輩、親人溝通,確認他們對於後事的想法與心意?

一直以來,大家都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是避免在病人或是長輩面前談論死亡與後事的處理。彷彿只要不說出口,人就不會死。但事實上,如果沒有辦法跟當事人確認心中真正的想法與心意,最後可能只會讓病人受到更多的、不必要的痛苦,也會讓家人跟親友無所適從,甚至可能因為對於後事處理意見不一致,而導致家庭失和。

Sheryl Sandberg:如果女性習慣低估自己,那麼妳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男性傾向將成功歸功於自己,而女性傾向將成功歸功於其他的外部因素。如果你問女性:「為什麼你的工作做的不錯?」,她們會回答:「因為有他人的幫助、因為自己幸運、或是因為自己努力。」但如果問男性一樣的問題,他們的回應會是:「因為我很強。」甚至奇怪你為什麼會問答案這麼顯而易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