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彥良
台灣人古道熱腸到什麼程度?結果可能超出你的想像。回顧近兩年台灣公益責信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在2020年全台光是「個人捐款」,就已上看1,062億元。破千億的捐款不僅能救助弱勢,更支撐起台灣的「公益產業」,使更多人能在穩定收入下,專注從事公益服務,促成社會與經濟的良善發展。
本文引用的資料,包括公益責任協會發布的《公益觀察2021:風險社會裡的信任與連結--台灣捐款人行為調查》,以及《公益觀察2022:韌性與復歸--台灣企業暨民眾捐款調查》。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秘書長陳文良表示,公益責信協會近兩年所做的捐款調查報告,可說是20年來規模最大的捐款調查。2003年時,行政院主計總處曾調查台灣民眾捐款規模,當時估計數值僅約427億元。二十年來捐款數字翻倍成長,象徵著台灣的公民社會發展更趨成熟,捐款提升的「關鍵要素」,可能源自於青壯年參與社會的熱情。
青壯年上班族,撐起台灣公益捐款半邊天
公益責信協會調查報告顯示,30歲到39歲、40歲到49歲的族群,在近兩年調查中,都呈現五成以上、將近六成的捐款意願。此外,以學歷統計而言,研究所以上的受訪者,捐款意願更突破67%。
解讀這些數據,陳文良表示,對中產階級跟知識份子而言,從事公益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公益團體在爭取捐款支持時,可針對此類支持者構思募款方案。
除了爭取中產階級與高知識份子的支持,陳文良也提醒公益團體不可忽視「青年、社會新鮮人」的捐款潛力。公益責信協會調查指出,即便是20至29歲的職場新鮮人,仍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具有捐款意願。
陳文良解釋,中高齡族群較晚接觸公民社會的成長,因此從事公益多半是為了「積功德、求福報」,然而現今的年輕世代,隨著社會走向多元、開放,追求社會參與的意願,也比過往的世代更為積極,針對其所關注的組織及議題,自然有更高的捐款意願。這樣的世代演變也讓台灣公民社會逐漸能夠自給自足,值得樂觀看待。
疫情下「變心」的捐款人
除了個人特質影響捐款意願外,「大環境的演變」也是公益團體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近年來疫情肆虐全球,連帶導致捐款人開始「變心」。陳文良分析,在歐美受疫情影響衝擊嚴重的家,「政治倡議」類的組織募款能力呈現下滑趨勢。但這些善款並未蒸發,而是轉移到「老人照護、兒少教育」等服務類的公益組織。
但此類國際經驗未必適用在台灣的捐款趨勢中。陳文良觀察,因台灣疫情初期邊境防控得當,在捐款行為上並未出現明顯的轉向。且透過防疫政策,也讓許多照護機構在補助下得以改善硬體設備與監測儀器,使台灣在疫情後的公益產業發展呈現出異於國際的「台灣經驗」。
了解捐款人後,台灣公益界能否提供相應成果?
儘管台灣青壯年世代捐款意願高,捐款行為也為在疫情中出現巨幅變動,然而這並不代表台灣的公益團體能從此高枕無憂。
「這是個不小的產業,有相當程度的員工數,但這個產業的基礎建設,較其他行業來說,是不是不夠完整?」陳文良提醒,目前公益界的「產業轉型」,在政府部門中仍舊沒有主責機關,沒有獎勵、沒有投資研發等相關措施,使得公益創新落入「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保守心態。
陳文良期盼,在台灣公民社會逐漸成熟下,能透過青年參與及發聲,改善當前公益團體多淪為「政府包商」的現象。當公益領域的年輕工作者,能夠善用自身的數位能力對公益領域的治理與發展,並且促成政策法規的改善,才能讓每年千億元的善款,發揮「物超所值」的成效。
核稿編輯:程士華
文章看累了嗎?歡迎到NPOst YT頻道,收看影音版的相關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