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 your donor(下)「線上捐款」成潮流,該怎麼理解數位捐款人?

文/劉彥良

隨疫情發展,數位支付的方式日漸興盛,連帶使公益捐款形式出現變化。台灣也陸續有超商業者在會員APP中開放點數捐贈、物資認購等數位公益方案,在可預見的未來,「數位行善」的管道將日趨多元。

針對公益數位化現象,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秘書長陳文良分析,「網路使用者行為」的資料蒐集與解讀,已是公益團體必做的基本功課。唯有具備數據分析能力,洞察當前數位行善趨勢,以及了解數位支持者的面貌,各團體才能進一步研擬「數位捐款人」的經營策略。

疫情爆發前,亞洲線上捐款比例已過半!

國際公益組織「Nonprofit Tech for Good」於2020年曾針對以色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台灣等數個亞洲國家進行捐款人調查。調查顯示,亞洲地區捐款人在2019年使用線上捐款的比例已達52%。

陳文良解讀,疫情爆發前「第三方支付」的工具尚未普及,此時已有如此高比例的捐款者採用線上捐款,在疫情爆發後人們使用數位支付機會增加,而在個資竊取、詐騙橫行的年代中,愈來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會以代碼將捐款者資料去識別化。

陳文良對此提醒,公益團體必須盡快增進統整、解讀數據的方法,包含官網、數位捐款流程中的使用者數位足跡等,才能避免在新興捐款方式不斷出現的狀態下,錯失解讀數據的機會。

解讀數據外,注意捐款人「參與社會」的動力

當公益團體具備解讀數據能力,得以從中分析捐款人的基礎背景後,該如何將這些分析成果發揮最大效益?陳文良建議,公益團體可以將「捐款人背景資料」與「社會發展趨勢」進一步結合,促進捐款人以行動參與社會的意願。

亞洲捐款人公民參與情形。圖/陳文良提供

陳文良解析,根據Nonprofit Tech for Good的調查中可見,有56%的捐款人願意參與公益團體的志工服務,當公益團體有議題連署、服務等需求時,便能從捐款人的數據分析,依照不同年齡、層級,分析號召其參與公益行動的可能性。此時的數據分析便能從線上捐款分析,連帶幫助線下的公益活動,從單純的「募資」變成「募朋友」,為公益團體帶來更多並肩同行的夥伴。

從「捐發票」電子化,看見台灣「數據公益」的潛能

台灣「數據公益」的發展,其實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最常發生的場域,就在你我生活的「消費行為」中。陳文良說明,隨著統一發票電子化,財政部也透過「愛心碼」的形式,讓公益團體得以募集電子發票。

圖/ PhotoMIX Company @pexels

陳文良解釋,「捐發票」的電子化不僅讓公益團體在收集至兌獎的流程更為便捷,且將消費者的「消費」與「捐贈」數據有更緊密的結合,未來商家可以透過參閱會員的捐贈模式,了解能夠舉辦哪些公益活動。

同樣地,公益團體也可以透過電子發票的來源判讀,主動與商家洽談合作。陳文良說明,對於公益團體、商家而言,經過數據分析後,皆能以更具效率的方式找到合作夥伴,進而在跨界合作中,開發雙贏、甚或多贏的議題行銷新藍海。


延伸閱讀:
Know your donor(上) 「世代」因素 如何影響捐款行為?
無論你支持慈濟或聯勸,「勸募資料透明健全」+「社會公益素養提升」更關鍵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