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題

評論:銀髮族已漸成為趨勢,但制度比不上需求成長的速度

我們都知道未來台灣會成為「老人島」,銀髮族對家庭也是一筆隱藏性支出,最新一期《今週刊》調查台灣人對長期照顧制度的想法,大家最期待的政策是「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與「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不看數字,還真不知道「期待」竟離「現實」如此遙遠──目前的制度設計,完全比不上需求成長速度。

學員賴昱翔(左)因為患有白血病,腳部僵直,最初需由阿嬤(右)抱著來泳池, 透過游泳復健,已經能夠自己走路

新聞:陳亮達、趙昱翔從游泳中找到尊嚴和笑容,身障孩子在水中得到快樂

高雄市游泳委員會鳳山訓練班的學員,有一半都是身心障礙的小朋友,雖然在陸地上行動不便,但在水中,他們得到更多的自由。在這裡,一般的學員和特殊學員各約二十五人,大家的相處都很融洽,會互相幫忙,家長也都能接受游泳班裡有特殊的孩子,教練梁國禎說,小朋友來這裡可以交到朋友,互相切磋比賽,有競爭才會練習、進步。

綠粉絲負責人詹美玲認為設計不該只為了鼓勵消費,而是要為環境盡一點力。

新聞:設計是為了創造不必要的消費?詹美玲設計Ecobook 回收紙筆記夾,單面回收紙再利用

從事工業設計多年的詹美玲,創立「綠粉絲」分享許多國內外的綠色設計商品,而她設計的「Ecobook 回收紙筆記夾」可以簡單的將單面印刷過的紙張收集起來方便再次使用,這個明星商品不僅受到歡迎,也證明簡單的設計可以減少資源浪費,進而達到愛護環境的目的。

新聞:蒐集世界各地50個公益商業模式,2個男大生花費4個半月尋找公平的夢

兩個男生用自己的力量走訪中南亞,深入探訪,採集各地以商業模式協助弱勢、推動社會進步的具體方法,由台灣出發,一路行經中國大陸、尼泊爾、印度、到巴基斯坦等地,採訪了近五十個值得學習的社會企業模式。回台後,他們的故事,透過網路轉載及分享,繼續傳遞尋找公平訴求。

評論:媽,沒關係的,就算我沒考上明星學校,妳也是個好媽媽

我媽說:「因為那時候,這樣才是好媽媽。」我媽說再來一次,她不會讓我那麼小就學鋼琴,那麼小就補一堆東西,不會讓我「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我才清楚知道,「做個好媽媽」是多少母親的重擔。要喝奶粉不要餵母乳──「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要作胎教--「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學齡前教育──「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兒童美語──「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我們的國家把養育孩子的責任,重重的放在個別家庭之中,特別是女性的身上。

專欄:社會工作員就像一名鎖匠──「沒有打不開的鎖,只有打不開(鎖)的鑰匙!」

為什麼我們可以很成功的開鎖呢?其實是有秘訣的,首先我告訴同事們要把自己當作是最後一個開那個特殊鎖的鎖匠,因為只要我們放棄了,那個打不開的鎖就可能永遠沒有人可以不傷害鎖頭而把它打開,而傷害鎖頭所打開的鎖就會永遠壞掉,這是身為鎖匠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當鎖匠認知道這一點,就會「不斷的嘗試」各種正當的方法,成功的機率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