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選書:《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 旁觀者也是加害者嗎?

 

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

作者:小森美登里
譯者:賴庭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4/04/2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40元

 

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_立體書封

 

介紹人:邱文凱(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現為政治大學應用物理所研究生,關心教育議題。

 

霸凌  什麼是霸凌呢?

挪威學者Olweus(1993, 1999)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個學生長時間、重複地暴露在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欺負或騷擾行為之中」。由此可見,霸凌至少具有「故意的傷害行為」「重複發生」「力量失衡」三項要素,並且與學生的人身安全、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學習狀況……等息息相關。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提出的2014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台灣的國小高年級到高中職曾被霸凌的學生超過四分之一(26.4%);目前仍遭長期霸凌的比例為(3.5%),其中又以國小高年級有6%最高。(校園霸凌類型可見文末附錄

產生霸凌的因素繁多,且造成的影響既廣泛且長遠。面對如此嚴重且痛心的霸凌狀況,身為家長/老師的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呢?本書作者提供了一些不錯的觀點:

「與其追究責任歸屬,共同面對問題更重要」 — P.11

家長和老師不是法官,不是來定罪的。因此處理霸凌問題時,最優先的目標並非先找出加害者且訴諸罪狀;而是先釐清真相,進一步陪伴並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霸凌事件中通常具有受霸凌者、旁觀者、霸凌者三種角色,以下將逐一討論之──

面對「受霸凌的孩子」,作者指出當對孩子說:「我有聽說一些事情,你還好嗎?」,若孩子「立刻」回答「我很好。」代表事情與他所表達的有所出入。因為若沒有事件發生,孩子應該會先回答「什麼事情?」,所以可以假設發生了孩子不敢或不願說出的事。

與這些孩子溝通時,我認為首要任務是讓孩子從家長或老師眼中看到解決事情的希望,讓孩子感受到家長/老師是跟自己站在同一邊、願意接納並陪伴自己的。當孩子接收到「我會陪你一起面對」的訊息時,可讓孩子感受到所處環境是安全且可信任、能暢所欲言的環境。這個安全的環境可支持孩子把他所遭遇的、感受到的慢慢說出來。此時家長/老師的傾聽與鼓勵[註1]是十分重要的,但不需急著下指導或定論:對於一個受傷的孩子,他最需要的並非家長/老師給予指導或建議,而是有人願意同理他的感受,陪伴他走過傷心的歷程。

[註1] 鼓勵與稱讚的不同

※鼓勵:家長或老師出於對孩子的肯定,傳達對孩子的尊重與信任之行為。即便孩子的行為未必符合理想,仍可鼓勵其努力與進步。鼓勵針對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的表現,鼓勵可用於孩子失敗時、工作進行中,或孩子想做嘗試的時候。

※稱讚:家長或老師給予孩子的一種獎勵,著重於比較和競爭,有促使孩子達到家長/老師期望標準的意味。稱讚重視事情的成果,用在孩子完成工作或表現的好的時候。(但須注意,若稱讚成為酬償後,使得孩子行為以獲得酬償為目標、相信其個人的價值在取悅他人,若未即時獲得家長/老師稱讚,孩子可能滋生不安全感與挫折感,使孩子放棄努力)。

「你認為旁觀者也是加害者嗎?」 — P.41

霸凌行為中的旁觀者可能也承受了莫大壓力。他們一方面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被霸凌的對象,另一方面可能自責無法保護被霸凌者(可能是他的朋友)而感到煎熬。甚至他們也有可能承受群體壓力因此跟著一起霸凌別人。這種孩子是辛苦的,因為通常大家會聚焦在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間的是非對錯,鮮少有人注意到這群孩子的掙扎、害怕及需求,因而疏於陪伴、協助旁觀者處理其情緒。更甚者,人們可能批判這群旁觀者的冷漠,因而加深對他們的苛責與罪惡感。他們所承受的痛苦可能並不亞於受霸凌者。

面對這類身為旁觀者的孩子,作者建議應看到他們的難處,並鼓勵他於霸凌事件中保護了自己。老師或家長可以同理他們當下尷尬的立場及未能說出實情的理由,並藉由給予這群孩子一個安全、保密的環境之方法,傾聽且給予支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進而願意說出自己所見、所想之事,使情緒得以平復,並且學習面對這些難題。

「請和孩子交談、對話,不要跟孩子要答案」 — P.76

作者提到,家長/老師跟孩子對話時,先放下「一定要教導孩子某些事情」、「一定要告訴孩子一些道理」的觀念,並試著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然後帶著孩子一起思考。

家長/老師都是愛孩子的,一定希望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所以與其喋喋不休的對孩子說教,不如向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難處,引發孩子的真誠,並徵求孩子的同意,陪伴他一起解決問題。家長/老師傾聽孩子敘述時,也別急著替孩子下結論(書中例子:「換個角度想就可以囉」、「你要變得更堅強」……),急著替孩子說話除了不尊重孩子,這樣的結論對孩子來說是缺乏同理與殘忍的(不合理的社會期待);更別向孩子要答案,因為對於孩子而言處理技巧是需要學習的,家長/老師面對霸凌問題時可能也不知如何是好的。孩子與大人都需要從中學習、成長,並懂得在需要時求助。因此,請家長/老師陪伴孩子,並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成為孩子們的心靈支柱,一步步陪伴孩子們解決問題。 

「請對霸凌者更溫柔」 — P.52

霸凌者霸凌他人的原因繁多,可能因為一時的好玩,或者他們藉由使用不適當策略的來達到其目的或表達其感受、想法。無論無何,這都是不被嘉許、接受的行為。但反過來想,霸凌者是否有辦法、能力選擇一個好的策略來達成其目的呢?

人傾向選擇阻力最小的路,他的環境讓他怎麼選擇(所處文化及社會常規)?

他的經驗以及文化期望他怎麼選擇?以及當霸凌者徬徨無助時,是否有人曾經幫助、陪伴他找出更好的策略?

我認為霸凌者的錯誤行為或許並非故意為惡,更可能出於好奇、無知、飢渴、疲累、無助等因素。家長/老師是否願意瞭解霸凌者的行為目的,給予關懷、並陪伴孩子學習如何與同學相處,且能及如何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陪伴孩子找尋更佳的達成目方案,這會是解決霸凌問題的關鍵之一。

 

霸凌者的行為目的:

以下試以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的邏輯結果(Logical Consequence)模式來推論霸凌者可能的目的

  1. 如前面有提到的,因為順從團體的規範,或者避免自己成為被排擠對象,因此跟著一起霸凌別人(引起注意,跟風型霸凌,EX:小夫跟著胖虎去欺負大雄
  2. 為了吸引他人注意或認同,而刻意去作出這種反向行為(引起注意,這類孩子可能經常被忽略,所以就算是壞的注意力對其也是種鼓勵,EX:大雄藉由掀靜香的裙子來取得靜香的注意
  3. 霸凌者本身比較霸道,而相對弱小的孩子招惹到他們(爭取權力,EX:胖虎揍大雄
  4. 受霸凌者以霸凌行為反擊(尋求報復,EX:胖虎欺負小夫,而小夫藉由欺負大雄取得慰藉)

孩子的行為是具目的性、意義的,但未必能以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表現出來(這得根據孩子的所學、經驗評估此期待是否合理)。給孩子一點希望,予以支持與鼓勵,陪伴他們學習、練習好的行為,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問題,為班級注入新動力。

面對霸凌,本書作者提醒了很重要的關鍵:唯有傾聽、同理與陪伴,才能深入了解問題,並陪伴孩子走出煎熬。

 

附錄:「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與具體型態

定義 類型 具體型態
校園霸凌
  1. 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
  2. 攻擊行為長期反覆不斷。
  3. 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
  4. 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的結果。
肢體霸凌 毆打身體、搶奪財物、……
關係霸凌 排擠孤立、操弄人際、……
言語霸凌 出言恐嚇、嘲笑污辱、……
網路霸凌 散佈謠言或不雅照片、……
反擊霸凌 受凌反擊、魚吃蝦米[註2]……
性霸凌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校園霸凌」之定義、類型與具體型態示意圖(資料來源:中央警大林滄崧教授整理)

  [註2] 魚吃蝦米—類似胖虎欺負小夫,而小夫欺負大雄的食物鏈。

 

最後附上被霸凌支援管道:

● 向導師、家長反映(導師公布聯絡電話及電子信箱予學生及家長)
● 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 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如附表)
● 向教育部24小時專線投訴(0800-200-885)
● 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
● 其它(警察、好同學、好朋友) 向學校反映
● 向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留言專區反映

資料來源: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

 

致謝: 感謝好友士捷給予內容上的諸多建議與幫助。

邱 文凱

相信著 「以人化物」。器物再美,缺乏人的溫度,終將不完美;而若多一分人性的溫暖,便能包容原先器物的小缺陷。這是設計科學小物的初衷,希望這些東西能充滿著溫暖,無論是手心或是內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