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陳亮達、趙昱翔從游泳中找到尊嚴和笑容,身障孩子在水中得到快樂

0
學員賴昱翔(左)因為患有白血病,腳部僵直,最初需由阿嬤(右)抱著來泳池, 透過游泳復健,已經能夠自己走路
學員賴昱翔(左)因為患有白血病,腳部僵直,最初需由阿嬤(右)抱著來泳池, 透過游泳復健,已經能夠自己走路
學員賴昱翔(左)因為患有白血病,腳部僵直,最初需由阿嬤(右)抱著來泳池, 透過游泳復健,已經能夠自己走路

【記者柯芳辰、陳彥文/高雄市報導,2014年5月26日星期一】「嘩──」一聲聲躍入泳池中濺起的水聲迴盪在夕陽中的鳳山游泳池,高雄市游泳委員會鳳山訓練班的學員每天放學後都這裡練習,和其他游泳隊不同的是,這裡的學員有一半都是身心障礙的小朋友,雖然在陸地上行動不便,但在水中,他們得到更多的自由。

克服困難 從游泳中找到快樂

「與其躲在黑暗的角落等人丟銅板,不如自己走出去」教練梁國禎說,當初因為朋友想讓自己患有腦性麻痺的小孩學習游泳,便請他教小孩,雖然最初教了八個月才學會游泳,但在二○○二的釜山亞運,卻差點破紀錄,而口相傳之下,家長逐漸帶著小孩來向他學習游泳,便開始帶起了殘障游泳,現在與其他五、六個義務教練,專心帶著這些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梁國禎說,不會因為這些小朋友的狀況特殊,訓練就比較輕鬆,游個七、八千公尺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但他說,並不是要要求小朋友學了游泳之後,變得多厲害,而是要讓他們透過復健,能夠自理生活,不需要麻煩別人。

梁國禎說,曾有學生因為患有重度腦性麻痺,只有左手能動,但可以僅靠著左手揮動來游仰式,游一、兩個小時都不會累,也有學生因為生病沒辦法走路,一開始被家長抱著來,透過游泳復健之後,現在都是自己一拐一拐走過來的,游泳除了能夠幫助他們復健,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也得到很多快樂。

無腿小泳士陳亮達不畏困難,學習游泳九年,現在已經能游出高難度的蝶式

無腿小泳士陳亮達不畏困難,學習游泳九年,現在已經能游出高難度的蝶式

陸上不方便 在水裡與常人無異

在這裡,一般的學員和特殊學員各約二十五人,大家的相處都很融洽,會互相幫忙,家長也都能接受游泳班裡有特殊的孩子,梁國禎說,小朋友來這裡可以交到朋友,互相切磋比賽,有競爭才會練習、進步。

學員之一的陳亮達,今年只有十二歲,天生就沒有雙腳小腿,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指,他從三歲就開始學習游泳,最初根本不敢下水,學了八個月,才進入狀況,梁國禎說,一般的小孩子只要二、三個月就能學會游泳,但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則要花上八個多月,過程雖然辛苦,但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陳亮達常常和其他正常的小朋友比賽,卻從來沒有拿過最後一名,而他的努力也讓他拿到二○一三年的總統教育獎。

慢慢進步 家長感到欣慰與驕傲

另一名學員趙昱翔,因為患有白血病,身體虛弱,腳部僵直,不太能走路,一開始是由阿嬤背著來游泳,一開始會怕水、腳部也常常抽筋,學了三年的游泳,除了身體變得比較健康之外,個性也變得開朗許多,也能自己一跛一跛的走路了,看著趙昱翔的進步,每天帶他來的阿嬤說,雖然很辛苦,但十分值得。

許多家長站在泳池岸邊,看著自己的孩子從掙扎、怕水,到現在宛如一尾蛟龍在水中穿梭自如,臉上滿滿是欣慰與驕傲的表情,而下課後,學員們互道再見,臉上滿滿的笑容,雖然脫離水中,又變回被束縛的身體,但游泳帶給他們的快樂,已經寫在他們的臉上。

梁國禎說:「這些小孩在社會中沒有人關心,但在這裡可以找到尊嚴和笑容」,他和其他教練建立一個讓身心障礙的小孩子有發揮空間的平台,鼓勵他們只要努力,也能像夕陽下的水波般閃閃發亮。

 

本文獲生命力新聞授權刊登

作者介紹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立於一九九七年,由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師生經營,致力報導生命傳奇、多元社會、教育/新知、網路/媒體、社會關懷、生態保育、文化產業、世界脈動,希望用一個個動人故事,傳達能夠帶動個人成長、社會進步的知識。(http://www.vita.tw/)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