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NPO 推書

《推拿》試讀 — 就算眼睛不行,仍可看見很多事

沙複明眼睛不行,對聲音卻有超常的判斷,一耳朵就能估摸出動靜的方位與距離。沙複明準確地抓起鑰匙,摸一摸鑰匙的長和寬,知道了,這位來頭特別大的客人是一個司機。是卡車的司機,他的身上有淡淡的油味,不是汽油,是柴油。沙複明微笑著,把鑰匙遞給小唐,小唐再把鑰匙掛在了牆壁上。

《無用的日子》書評:無用或有用,都要對自己幽默、誠實、和一點奢侈

話說回來,只要有幽默感,老後的日子倒不一定要「有用」還是「無用」才是好。畢竟儒家文化圈習慣將老人定位在「安養天年」,甚至將之排擠在許多新興文化之外,如果老了之後可以找到事情忙,也是很好的老後生活。但無論如何,老後的日子都對自己好一點吧!

我就是想當一個無用的老人~

如今,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無論到了幾歲,都要積極進取」、「要永遠保持對異性心動的感覺」的風潮愈來愈強烈,甚至覺得好像無論到了幾歲,都不可以沒有性愛,忘記自己是女人,忘記耍性感好像是一項重罪。這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強迫觀念。

越南就醫初體驗:看感冒比生小孩還貴?

抵達胡志明市一個多禮拜了,這回要來念書三個月,本來以為得花點時間找房子、到學校註冊,卻沒想到我幾乎在第一天就把重要大事都辦妥了。該見的老朋友、該認識的新朋友也一一安排聚首,每天早出晚歸,從不同的朋友身上更新這個城市的資訊,拼湊出睽違兩年的西貢面貌。

9 月選書:《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921 大地震成為一個揭露與引介的契機:揭露在災難中受災最創、較難復原的部分,往往是相對弱勢、在發展邏輯中被剝削、犧牲的族群;而也因著 921 震災與重建資源,外來的專業工作者、與各樣資源有機會看見、進入偏鄉與農村社區。

8 月選書:《105號公路:泰緬邊境故事》── 你我都有可能是難民,而難民可能才是真正的鬥士!

透過了解「邊境」的故事,我們知道了協助與被協助的背後,尚有更複雜的結構。而充分了解這些複雜結構的公民,將可以為我們的下一代建立更美好的未來。或許我們臺灣人無法為東南亞做太多事情,但是在臺灣,我們有選票、我們有傳播工具、我們倡議活動、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組織,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的周圍開始。難民就在我們周圍,甚至我們自己也是被迫搬遷到別的城市的難民。

余孟勳專欄/《25元的奇蹟》書評-你的25元,他的奇蹟

成立在2005年的Kiva巧妙地結合了微型信貸(Microfinance)及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的概念,運用網路的便利性和滲透力,以故事敘述的方式將在世界不同角落的貸款供給及需求個人連結起來,有效率地處理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本書作者探訪世界各地的貸款人,在不讓對方知道自己正是其借款人的情形下,以原本描繪浮華世界的生花妙筆刻畫世界底層的真實樣貌,陳述Kiva所帶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