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野保捐募好競爭!數位力量讓組織在捐募戰場上穩住腳步
文/黎育如 捐募成效究竟要如何評估?單看組織年度勸募總收入,還是觀察每季捐款收入的變動?在各 [&h ... -
氣候智慧型農業的經驗談:走向智慧創新之前,由下而上形成的「賦權」是關鍵
訪談/黎育如 在高舉數位科技的時代中,運用科技創新的思維,替社會問題嘗試找出解方儼然成為趨勢 [&h ... -
氣候智慧型農業經驗談:組織的「智慧型」工作?智慧是來自紮實的在地化
訪談/黎育如 氣候變遷衝擊全球農業,農業牽連著糧食系統的命運,直接影響全人類「吃」的明天,已 [&h ... -
在教室裡缺席的非行少年(四):重建關係的連結,在教育路上不再失根與失聲
文/黎育如 社區──承接曝險少年的最前線 校園輔導資源不足,無法持續完整地輔導學生,即使是社 [&h ... -
在教室裡缺席的非行少年(三):無以為家,在看不見的教育死角中掙扎
文/黎育如 《民法》通過修法,2023年正式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法律反應社會價值的走向, [&h ... -
在教室裡缺席的非行少年(二):難行的職涯路,輔導成功的個案究竟有多少?
文/黎育如 偏鄉少年的職涯教育困境 即使體制教育善盡引導學生的使命,但因行為偏差而被排除的少 [&h ... -
在教室裡缺席的非行少年(一):從職業教育開啟的修復之路
文/黎育如 「這裡像紅綠燈,紅燈休息,綠燈再往前走。」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大同區巷弄中,一個名為 [&h ... -
【永續觀光】再現烏來觀光榮景?看見泰雅族人遺失的身影 (下)
「生活就是要自由啊!」泰雅族獵人周瑞祥坐在自家經營的咖啡廳裡,自在愜意地說著。他總是自由穿梭 [&h ... -
【永續觀光】再現烏來觀光榮景?看見泰雅族人遺失的身影 (上)
烏來離台北市區車程不到一小時,也是新北唯一有原住民部落的行政區,公路沿途豎立著一個又一個原民 [&h ... -
「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走遍台灣 尋地方永續之路
編按 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前行政院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就是背後重要的推手。2021年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