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前行政院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就是背後重要的推手。2021年,陳美伶出版《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紀錄她走過二十二個縣市,看見最美的地方創生風景。
地方創生與永續觀光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陳美伶與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的理事長蔡文宜,在對談中說著地方創生的故事,故事之外,也描繪出了永續觀光、永續旅遊的新願景。
「地方創生,很多鄉鎮長想到的只是觀光」陳美伶回想起自己在推動地方創生時,跟很多地方首長接觸的經驗。當地方人口流失、產業衰退,把觀光視為地方發展的唯一解方,是現今在談地方創生願景的首要迷思。
2019年,台灣彷彿跨入了另一個新紀元,「地方創生」關鍵字瞬間火紅,沉寂已久的偏鄉鄉鎮、沉積已久的地方問題,都再次有了新願景。看似跟過去地方發展政策要達到的目標極為相似,但卻講求以全新的方式去面對地方問題,觀光也是其中一個需要被重新省思的議題。
陳美伶斬釘截鐵地說「觀光不等於地方創生,但兩者也無法截然切割」。政府一直以來都對台灣觀光投下大量經費,但陳美伶某次在跟幾位國外駐台代表對談後,她如大夢初醒般,開始思索台灣觀光有什麼不可取代的特色,足以讓世界旅客遠道而來?
眾人常常嚮往大山、大景、大建設,但卻沒想過答案就在台灣人的凡常生活中。陳美伶認為台灣人一天的生活,像是從充滿生氣的果菜市場,到整夜未眠的書店,處處是吸引人的文化,所以觀光必須要是「融入」與「體驗」在地生活。過去的觀光慣習,像是報復性旅遊、旅行團式的走馬看花,都必須慢慢改變,朝向永續觀光、永續旅遊的方向前行。
找尋地方的DNA
若要以永續思維放眼台灣的觀光,「連結在地」就是一條重要的探索路徑。地方創生,正是幫助地方重新去尋找回家的路,唯有找到那條路,讓在地人回的了家,也才能接連起外地人的到來。
陳美伶認為,台灣雖然整體經濟能力亮眼,但卻非均衡發展。過去台灣做了四分之一世紀的社區營造、編列超過千億預算的農村再生、結合地方設計的文創產業,卻都沒有成功幫助人口回流地方。
地方創生的核心價值即在「以人為本」,所有地方推動的計畫不能與人脫節。若要讓人能夠在地方安居樂業,地方必須有自己的產業發展,這即是陳美伶說的「地方DNA」,活化地方每個細胞的關鍵。
地方DNA有時候可以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被找尋到,像台南官田的DNA就是在菱角殼中發掘。官田盛產菱角,過去菱角殼是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官田區公所和成功大學學者合作,研發出菱殼炭,可以用來改善土壤品質與淨化水質,這對農業復育是一大助益,更保育了珍貴的水鳥。也因為菱殼炭有取得專利,成功發展成規格化的產業。
過去只有老人家在剝菱角殼,現在年輕人也漸漸找的到回家的路。於是現在正夯的「體驗旅行」,就可以把官田的特色,菱角、烏山頭水庫、水鳥生態串聯起來。
「官田不一樣了」陳美伶肯定地說,傳統的菱角產業結合創新思維,替官田帶來了新的故事。
創造地方的DNA
如果地方本身先天條件不足,要如何找到那個獨特的DNA呢?陳美伶踏察的腳步來到了馬祖。
相對於其他台灣離島,馬祖先天環境與發展條件弱勢,一直以來都難以發展出亮眼的特色。但近幾年,馬祖漸漸不一樣了,可以是發展體驗旅遊教育的潛力點。包含大坵會跟人互動的梅花鹿,另外遊客也可以在馬祖釀老酒,隔年回流再訪。
馬祖年輕人在地深耕的影子,也讓陳美伶印象深刻。像是在南竿市場,有年輕人用心研發的咖啡,馬祖還有結合創意的戰地巧克力,這些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陳美伶期許,馬祖是一個相當值得推動地方創生的地方,未來大家會看見的馬祖。
數位科技在地方領路
除了地方DNA,陳美伶認為導入數位科技,將會是發展地方創生最重要的一支箭。尤其是疫情衝擊,即時、巨量資料的運用相當重要,才能幫助地方團隊做出評估與應對。
台東的地方創生團隊《粨發粨粽》所生產的排灣族傳統食物「阿粨」,就牽起了科技與人的連結。團隊的工廠,不只是有規模的食品工廠,最獨特的莫過於這裡就是一個部落廚房,聚集了部落裡的媽媽。阿粨傳遞了排灣族的文化,還乘載了來自於部落女性的自信與驕傲。
而包裹阿粨的可食用葉子──假酸漿葉,現在在部落更有「綠金」的稱號。為了要讓阿粨的葉子品質更好,團隊開始進行復育葉子的工程。他們導入科技,做大數據分析,監測植物生長情形,同時在產品前端維護品質。一片葉子,為整個部落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前進方向,他們甚至還走向了國際,讓全世界認識排灣族的阿粨。
在陳美伶眼裡,一個地方的生產,不但串接文化、支撐經濟、建構女性自信,數位科技還幫忙走了最後一哩路,這就是成功的地方創生。
兼顧內外的永續模式
從陳美伶走訪的經驗中,可以看到地方創生團隊持續致力於創造人與土地的連結。這正也是永續觀光的立基點,當旅人與地方產生獨特的連結時,旅人會願意回頭造訪地方,創造正向的循環。
所以地方創生團隊就是關鍵的靈魂角色,能夠替旅人創造那道深刻的連結。然而,地方創生團隊並非旅遊業者,一般大眾難以循傳統旅遊管道,找尋到代表地方的深度旅遊。所以這正也是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想要搭建橋樑的地方,銜接起地方創生團隊與旅遊業兩端的合作。
一直以來,兩者之間存在著緊繃的關係,旅行業者的形象就是收取傭金、剝削地方,地方團隊也不甚理解成本和旅遊專業的語言。所以若要推廣深度的體驗,「溝通」會是首要的任務。
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的理事長蔡文宜提到,如何與外來的業者溝通,也關乎到地方創生團隊如何支撐自己的生存,這是相當急迫的課題。
很多在開發深度體驗的地方團隊,過去都是申請社造、文創相關的政府補助,但卻沒有進一步去思考計畫結束後、補助發完以後,團隊要倚靠什麼生存下去。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輔導很多的團隊,目的就是要去找尋團隊自身的永續模式,不論是從最基礎的財務管理,還是與外來者議價,慢慢累積出可行的營利方式。
「政府的補助是錦上添花,不要當作是雪中送炭」陳美伶感嘆。這也是為何她未來要成立基金會,透過第三方機構去媒合投資者與團隊。
永續的觀光,創造的是由內到外、又從外返內的永續。讓旅人與地方產生連結,能夠因為真心喜歡,而重複造訪地方。同時,地方團隊內部更要創建永續的經營模式,繼續對旅人說著地方最獨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