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野保捐募好競爭!數位力量讓組織在捐募戰場上穩住腳步

cottonbro @pexels

文/黎育如

捐募成效究竟要如何評估?單看組織年度勸募總收入,還是觀察每季捐款收入的變動?在各種衡量指標之中,別忘了最關鍵的指標──續捐率,看見支持者的忠誠度,釐清組織與支持者之間「愛恨糾葛」的複雜關係。

netiCRM網絡行動科技發布2020捐款趨勢報告,探討非營利組織的續捐率概況,提供非營利組織觀察捐款經營的稜鏡。報告中一再指出續捐率能評估組織募款基礎是否穩固,也多了一些有趣的發現,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能反映出不同的續捐趨勢。

其中,從續捐人數和金額占比來看,動保/野保團體、倡議組織擁有「關鍵少數」支持者,顯示雖然該領域的續捐人數比例偏低,但支持者的貢獻金額卻占了相當大比例的前年募款所得。如此「關鍵」的忠誠支持者,是動保/野保團體、倡議組織必須花盡心思珍惜的對象。

為了進一步探索數字背後的真實現象,NPOst邀請netiCRM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以雙重視角──捐款管理服務提供者、作為NPO的服務使用者,來仔細剖析NPO與支持者之間的愛恨糾葛。

爭議議題的直球對決!別讓核心捐款人出局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2017年成立,在野保團體中屬於新興的組織,2019年導入netiCRM系統進行捐款事務管理。野灣一開始號召捐款,以成立首座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為訴求,就吸引了大批關注野生動物的群眾,捐款也紛紛投入。根據公益勸募的最新資料,野灣109年的募款達成率為414.11%。

netiCRM產品營運經理花玉婷回想起2019年的野灣,雖然處於疫情之際,但募款表現依舊亮眼,關鍵在於組織要解決的問題相當明確,也剛好有一群願意投入此事的群眾,野灣的行動就成了野生動物和支持群眾之間的橋梁。

Blue Bird @pexels

對於新興成立的組織,有了首批捐款的挹注,接下來就必須更加重視支持者的關係維護。netiCRM的趨勢報告也是要讓組織意識到捐募經營優先從既有支持者開始──提高續捐率。

續捐有兩件事,第一是了解捐款人的意願;第二,分析續捐狀況如何,去分配比例和分析目標是什麼。」── netiCRM

野灣觀察自身組織的經驗,回應了續捐率的現況。行銷公關廖朝盛說野灣大概兩至三成的捐款人會回捐,自認成效不顯著。但花玉婷卻提出不一樣的想法,對比一些還在用電話捐募的組織,也是差不多水平的成效,若考量到工作成本,野灣僅用線上方式就達到這樣的成效,足以代表野灣的群眾支持度算高。

會一直重複回來捐,是野保圈很核心的一群人,認同理念會一直持續,到期了提醒後還是繼續捐。但也很尷尬,比如像是動野保衝突,其實他們在看我們對議題的處理方式,如果我們處理方式他們不滿意,久了下來,也許這部分核心的人就會慢慢流失……」──野灣

對應到近來野灣正在處理的議題──穿山甲之死。野灣觀察到只要提到野生動物遭貓狗攻擊,話題熱度就會明顯提升,爭論野生動物與貓狗權利,但他們仍舊希望避免激化對立,拋出的議題討論能達到有效溝通,否則過往很多探討方向多會加劇衝突。然而,這也在考驗野灣與核心捐款人溝通的能力,如何在表態同時,又能穩住核心捐款人的信心。

走過捐募戰場,開闢年輕人「小額定捐」的道路

netiCRM趨勢報告中提到,動保/野保團體鞏固原有「含金量」高的支持人是首要之務,不過野灣觀察實際捐款生態之後,更開展出不一樣的想法。

「野保捐款競爭激烈,能捐的單位多,每個都做得出色,比如針對單一物種的保育、名聲本身也很足,所以會想開發原本不是會朝定期定額捐款的人來嘗試看看。」──野灣

Josh Appel@unsplash

經過第一階段的醞釀之後,野灣觀察自身的支持者群像,發現捐款人大多落在30-40歲,但臉書粉絲多落在20-30歲,顯見有一群相當年輕的群眾,未來有機會可以成為捐款者。

所以有了第一階段所累績的支持者,野灣接下來想把定期定額的比例拉高,加上對應捐款年齡下降的趨勢,希望能將野保議題擴展至年輕人族群,因此對應持續開發周邊產品,作為搭配捐款的回饋品。針對年輕族群,把捐款門檻變低,增加「小額定捐」是他們近來期望拓展的目標。

掌握分眾工具,網羅衝動型和隨機型的捐款人

若要進行有效的捐款經營,數位工具的應用更是組織工作的墊腳石。花玉婷說沒有資料庫累積捐款人資料,其實很難提高續捐率。

「組織挑選系統,要理解能不能累積名單的互動紀錄,找系統要往這方面找,可以『經營』名單系統,而不是單純蒐集資料。」── netiCRM

尤其網路時代,很多群眾屬於衝動型捐款,需要組織多做一些事讓捐款人印象更深刻。此時分眾基礎就相當重要,透過資料庫分類與紀錄,進行後續的邀請與維繫關係。

Pixabay @pexels

netiCRM提供系統服務之外,也嘗試串接起企業與非營利組織之間的連結。企業一七捐除了讓企業的資源能挹注進非營利組織,更是讓非營利組織透過活動得到新的捐款人,並依此去思考要如何用數位工具去做到分眾行銷。

不過,比起數位工具運用的熟練程度,運用數位的思維決策,才是左右非營利組織發展方向的關鍵。

沒有包袱上戰場?中小型年輕組織用數位思維展現訴求

netiCRM從2012年開始投入非營利組織支持者經營的市場,一路以來也看見了台灣非營利組織進行數位工作的痛點。對於經營多年的大型組織來說,將資料進行數位升級和轉型是相當痛苦的歷程,需要轉移系統以及多一筆成本開銷,所以數位轉型之路相當漫長。

Ruthson Zimmerman@unsplash

而中小型偏年輕的組織,就相對比較沒有轉換的包袱。花玉婷提到像是新興成立的野灣,一開始要進行募款時就找系統支援是對的決策,也讓後續經營工作更順利,否則募款一段時間之後才要建立系統,會增加許多工作成本。

「接觸過其他沒有使用系統的單位,對於要不要募款的決定就會舉棋不定,因為募款之後,會有龐大的行政成本,如果有工具會事半功倍,再根據資料做行銷,所以對我們來說數位化很重要。」──野灣

廖朝盛說,數位化最大的好處就是省人力與成本,就越有能量做組織發展。

「在網路募款頁、社群上,可以好好去規畫整個脈絡,比較完整呈現給你想溝通的人看。如果是電話、現場一對一溝通,其實難度高,要讓新訓練的人進入戰場不容易。但在數位化部分,相對來說推廣、觸及、銜接上都沒以往困難,門檻也不高。」──野灣

最燒腦的戰略:如何展現獨特性又維持捐款熱度?

觀看野灣網路捐募的敘事策略,花玉婷說野灣是她經常使用的經典範例,募款頁面的文案配置,一開始切入為何做這件事,下方放置捐款使用比例,每個地方都抓住了捐款人的目光。

野灣一直以來也在思考如何深化他們擅長的線上溝通。廖朝盛說要持續更新募款頁分析,包含紀錄組織做了什麼、論述未來目標的重要性,告訴捐款人除了有醫院之外,究竟野灣持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在敘事策略上會多採用圖表的視覺溝通,希望新版的設計,能幫助野灣延續組織任務的溝通。

然而,持續溝通的工作卻也會遭遇瓶頸。對於野灣而言,若是沒有比較大的行銷活動,捐款熱度就會明顯下降,所以組織必須不斷去開發新的企劃與活動內容,讓社群持續有互動。

要從眾多競爭者中,找出吸引人的作法。其實目前大部分野保領域多做義賣,其他其實都差不多。在既有方式底下,如果做一樣的事去碰撞,成本會高,所以會想用新的或特別的方式,來增加捐款熱度。──野灣

其實維持捐款熱度,正是許多非營利組織的苦惱之處。netiCRM也以數位工具的觀點分享幾個增加捐款熱度的方式,像是在捐款成功之後轉寄推薦給朋友的功能、在自己的平台上操作生日捐等等。

野灣承襲著首次募款成績亮眼的氣勢,持續思索未來組織經營的方向。雖然維持熱度最具挑戰,但也對應了他們想增加定期小額捐款的目標,想將組織與支持者的關係發展成類似「訂閱制」的方式,支持者透過小額訂閱能得到回饋,讓捐款人覺得訂閱划算又有趣、願意分享,期望藉此摸索出不一樣的經營方式。

作者介紹

黎 育如

NPOst採訪編輯。一個喜歡說故事也還在找自己的人,穿著政治外交與新聞專業的武裝,善感與良善的活著,始終深信溫柔且堅定的凝視,方能看見社會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