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NPOst 編輯室

Photo Credit:Vater_fotografo via Flickr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高科技手套,讓你不知不覺學會「點字」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研發出高科技手套,可以在45分鐘內教初學者彈一段鋼琴曲,研究人員原本期待鋼琴手套能有卓越的成就,卻驚喜的發現意外的成果:教人們學會讀寫點字(Braille),厲害的是,人們在學點字的時候不需要專心在指尖上,可以一邊打電動,或是放空。全世界有四千萬個盲人,然而點字教育在學校被大量忽視,只有10%的盲人能學會這種語言,人在晚年也很難學會點字,糖尿病患者、傷患、退役軍人、老人都有失明的傾向,這個手套將會提供額外的幫助。除了教人彈鋼琴,研究人員稍早也展示了這個手套改善脊椎損傷患者的知覺和行動力的能力。

(圖片來源:Yuwa FB)

國際:足球不只是熱鬧的國際賽事,還是弱勢孩子的教育堡壘

在足球盛行的區域,NGO工作者將孩童們課餘的娛樂與原本的教育目的結合,既能使他們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一展長才,甚至組織球隊參加國際賽事,又可以額外習得生活技能、思考能力,是未來面對社會的基礎要素。多數台灣偏鄉的孩子在課餘時間投入玩樂多於學習,有志於教育者不妨從中思考如何應用。

國際:荷蘭中央政府縮減老人預算怎麼辦?阿姆斯特丹政府與住宅組織合作,打造完善老人生活空間

我們不能忽視銀髮族越來越多的趨勢。以荷蘭這樣老人福利完善的國家為例,就算中央政府逐漸縮減老人政策的預算,荷蘭阿姆斯特丹地方政府仍找出辦法與住宅組織合作,提供更多服務,共同為阿姆斯特丹城市打造完善的老人獨宅。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誰來照顧幼兒? 媽媽,阿嬤,保母,還是托嬰中心?

新北市掀起的「公共托嬰中心」風潮,可說是近年最夯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市政府六月份也發布新聞稿,12家公托中心名額已全部爆滿,還有將近1400人在排隊等候補。平價公共托育服務完全是供不應求。政府的工作是保障人民的選擇自由,而不是「假自由」——在這個經濟壓力極大的時代,選擇自己帶的幾十萬名新手媽媽之中,有一大部分人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和收入,托育費又十分昂貴,再加上旁人主觀立場的一句:「妳自己帶小孩比較好」,所以不得不咬牙辭職。這樣的「個人選擇」,並不是出於「自由」,而是重重限制之下的結果。

圖/ingimage

評論:等待長照政策?不如思考如何預防老人家失能

行政院主計處調查指出,台灣人平均壽命雖然逐年提高,但一生平均臥病失能 7 年之久。相比之下,丹麥、芬蘭等國以「死前2週才臥床」為政策目標,老年人的晚年結局與我們天差地遠。他們的理想政策目標,不是擴大長期照顧「服務量」,或提升失能老人的服務人數及人次,而是降低老年國民的「失能率」。長照政策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預防照顧」;重點是,盡力不要讓人民陷入「需要(被)照顧」的苦難。盡量減少進住機構,並暴露於管理風險的重度失能、失智人口。

評論:銀髮族已漸成為趨勢,但制度比不上需求成長的速度

我們都知道未來台灣會成為「老人島」,銀髮族對家庭也是一筆隱藏性支出,最新一期《今週刊》調查台灣人對長期照顧制度的想法,大家最期待的政策是「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與「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不看數字,還真不知道「期待」竟離「現實」如此遙遠──目前的制度設計,完全比不上需求成長速度。

評論:媽,沒關係的,就算我沒考上明星學校,妳也是個好媽媽

我媽說:「因為那時候,這樣才是好媽媽。」我媽說再來一次,她不會讓我那麼小就學鋼琴,那麼小就補一堆東西,不會讓我「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我才清楚知道,「做個好媽媽」是多少母親的重擔。要喝奶粉不要餵母乳──「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要作胎教--「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學齡前教育──「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兒童美語──「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我們的國家把養育孩子的責任,重重的放在個別家庭之中,特別是女性的身上。

國際:Google推出穿戴式手語翻譯服務? 別再誤會了,這只是行銷系學生的作品

近日有則影片在網路瘋傳:Google推出「Google Gesture」服務,只要使用手語者將穿戴式設備戴在手腕上面,就可透過App將手語翻譯成一般語言。但現已被證實這則影片並不是由Google製作,而Google也沒有發佈或提供這項服務。這其實是瑞典行銷系學生所製作的概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