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弘道老人2014年不老環台逗陣行-志工熱情招募中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每年8、9月都會舉辦「不老環台逗陣行」,以兩個月時...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每年8、9月都會舉辦「不老環台逗陣行」,以兩個月時...
台灣於民國90年代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達總比例7%),在今年(2014),老年人口比例更已超過一成,而根據內政部統計,12年後老年人口比例會超過兩成,換言之,台灣將正式加入「超高齡社會」俱樂部。
身障者走上了舞台,要說什麼?要演什麼?決定權在身障者自身,不能說社會物化你而身障者也自甘被物化,卻要責怪給你舞台的人用社會期待綑綁你。我覺得走不出這個死胡同,是身障者在獨立思考的判斷上自我選擇被綑綁了。我可以說:請不要把我拿來做激勵人心的勵志故事,但我不能說:你們不要再拿所有身障者的成功範例來做勵志故事了。
我們時常把關注眼光放在身障者身上,卻沒有注意到背後默默付出辛勞的家長...
歡迎將任何與志工有關的心得感想投稿至npost.tw@gmail.com。
這裡提供一個交流、討論的平台!
就算已經白髮蒼蒼,仍能過著有尊嚴且開心的生活。此次活動將由揚生基金會執行長許華倚分享基金會倡導「自癒力」的服務與理念,並由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黃揚名分享國內外銀髮族的生活趨勢。
我們經常會倒果為因,將只是用來描述現象的診斷,視為個案致病的根源,因此常會聽到「他今天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憂鬱症」的說法,讓診斷成為了定調答案的「標籤」,而讓我們忽略了應該仔細檢視真正造成一個人致病的生理、心理、社會因素。這個成為了答案的標籤因為貼在個案身上,也就讓個案承受了全部的責任,彷彿我們的探尋挖掘便告一段落,而遺漏了可能存在的其他答案。在這樣找尋答案的慣性下,我們可以輕鬆地以疾病之名,將加諸於一個人身上的社會之惡,加以隱藏或視而不見,我們都成為了共犯,而社會之惡將會繼續造成更多人的苦痛。
怪罪任何人、學校或疾病、區分內外團體,通常會讓自己「暫時」好過一點,因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但對方是邪惡的一方。所以很新聞開始歸因於幼時暴力電玩、死刑、甚至學運。但眼前的台灣,已經禁不起更多的仇恨。絕望和放棄是很容易的事,對立與咒罵也是很容易的事。但如果我們選擇憎恨與絕望,那麼我們真的什麼也沒有了。
5月20日晚上下著大雷雨,但大家都還是冒雨趕到現場了,非常感謝各位。 有到現場的朋友歡迎加入公益爆米花臉書社團,我們也會邀請講者加入,繼續現場未完的討論。
陽光基金會提倡的全國首屆「臉部平權日」活動將於明日(17)於北市動物園舉辦,現場將號召百位顏損者挑戰貼臉疊羅漢,並設有臉部彩繪、搓圓仔、臉貼臉等攤位活動。根據陽光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台灣每5人就有1人因外貌遭受不友善對待,或被取笑、批評、取不喜歡的綽號;而顏損朋友更會因外貌特殊,時常遭受異樣的眼光,甚至不公平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