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寫故事別再加油添醋,身障者不需要「低層次的激勵」與「廉價的同情」

文 /LK

評論:身障人士的抗議──別再把我們當作勵志故事了!

評論:身障者的勵志故事仍然重要,但為何它會在身障圈引起反感呢?

閱讀完上述兩篇後,我試著從社會期望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也就是大量的公益行為,是否正在形成對身障者/弱勢者獨特的社會期望?

我假定大家對於身障者/弱勢者的社會期望,以及對於正常人的社會期望有所差異(事實上,對於小朋友、成人的社會期望,那也存在著差異)。

這裡我大膽假設,基於群眾缺乏對身障者/弱勢者的狀況的認識,因此他們不知道如何與身障者/弱勢者相處(舉例來說,人們會為要不要買愛心餅乾而感到遲疑、是否要幫助盲胞而考慮,或者要如何跟肢障的個案相處而不會戳到其痛處而感到苦惱),也不易產生合理的標準及社會期望(如鼓勵截肢個案可以正常溝通、因身障者不需他人照顧而讚賞)。

回到溝通層面

不確定要素是很關鍵的事情。我推測如果我是個身障者/弱勢者,我會希望有疑問的人可以禮貌地請教我,而不是在背後對我指指點點,即便他們只是好奇、不知道怎麼辦(人際關係的理論中有一個焦慮降低理論,是指人對於他人的未知感到莫大焦慮,而透過彼此溝通、認識而減少此壓力)。(參考:Littlejohn & Foss, 2010)

不過重要的是,人們對於身障者/弱勢者(或心理障礙者)在內,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對,加上能面對面的溝通的機會其實不多,且不知從何下手,所以間接溝通(例:看相關報導文章)會是大眾常用的方式,這可能造成相關知識的不足、衛教的缺乏。但是這也可能與他們不一定有機會接觸到這群人,或者他們可能已經自顧不暇,沒有餘力去關注這個議題有關。即他們未必有興趣、需求去深入了解(缺乏動機)。

我認為這個議題的點是,這種激勵人心的故事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問題在於過度明顯的意圖、低層次的激勵方法,以及過分氾濫的媒體渲染。

過度明顯的意圖是:每個人都有主觀立場,並且會凸顯自己所認為的重點,因此無論是身障者、訪談者或者是平台提供者均有此狀況。即便是聽眾,通常也只會擷取自己想擷取的東西。

低層次的激勵方法如第二篇文章所述,那種建立在他人的不幸,或者不適切標準的評量,造成沒有意義、貶低其價值的激勵。

過分氾濫的媒體渲染:這個議題已經被過度討論及應用。儘管故事本身可能激勵人心,但過於空泛、重複的激勵轟炸,使其喪失原本的價值。但是好消息是,也有人開始重新省視其價值(如同第二篇文章提出的)。

而對於訪談身障者的寫手來說,經常是扮演那協助大眾與身障者/弱勢者間接溝通的角色,寫作者敘述身障者/弱勢者的方式,也顯得格外重要。

以下提供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訪談者可藉由充分引導受訪者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及脈絡,發現珍貴之處;而病人,藉由述說自身的故事,通常都能夠自然地令人動容。而這個過程是否能讓彼此的心靈交流,從中聽到其心路歷程、真誠的感受,那是十分重要的。

記錄者則盡量以對方的話來描述,清楚的寫下這些內容,並在訪談同時整理脈絡,向個案詢問這樣的整理內容是否符合其情況,取得同意與共識,讓讀者可以盡可能看到個案真實的想法、疾病故事,但不要妄加評論來佐證自己的想法,我認為這是重要的。

簡而言之,描寫身障者/弱勢者的故事要原汁原味,不要果汁含量低於10%,不然就成了充滿添加物的風味飲料了XD

如此一來, 社會大眾才能更以平常心認識身障者/弱勢者,減少對於身障者/弱勢者造成過多不合時宜的社會期待,或讓他們的故事成為廉價消費品。

 

參考資料:

Littlejohn, S. W., & Foss, K. A. (2010).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aveland Press.

 

 

photo credit: danorbit. via photopin cc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