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動之以情的標題增加點閱意願」、「看見受助者的改變,讓我覺得捐款有意義」、「和受助者互動,會提高信任度」、「捐款時已選擇信任,後續不需要回饋」
2016 年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接著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了解所謂的「捐款人觀感」,希望讓各團體在對外溝通與勸募操作時,能作為掌握對話氛圍的參考之一,因此不特定追究各捐款人的回饋或進行深入的議題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撰文/ 洪于倫(NPOst 特約記者)
一個好的故事,會讓我想要捐款
張先生,26 歲,AI 工程師,現居臺北市
我每月固定捐款 300 元給遠山呼喚國際貧童教育協會。半年前,該組織發起校車募集計畫,當時我在 Facebook 上看到朋友分享,深深被募款影片打動,我覺得自己其實有能力幫助這些孩子。
在此之前,我也有固定捐款給大都會國際兒童事工,當時有認養一名紐約貧民窟的孩子,不過孩子搬家以後,我就沒有繼續捐款了。那時組織來信詢問我是否要資助其他對象,但因為需要紙本寄回,我便沒有操作。我習慣使用線上刷卡的方式捐款,並沒有規劃每月捐款預算,未來若收入允許,我還會想捐給其他組織。
捐款前,我會先瀏覽組織官網,瞭解資金的用途、以及捐款對象。不過隨著捐款時間久了,我不會主動關注組織近況,因為那不是我生活中首要關心的資訊。而組織若有主動推播訊息、寄發 Email,標題對我而言很重要:動之以情、點出急迫性的說法,會讓我更願意點開來看。通常只要信任組織,我會持續捐款,除非有重大的負面新聞,我會去蒐集客觀資訊、瞭解全貌,才會決定停止捐款與否。
除了捐款給上述兩個單位,我平常也有每月奉獻給教會。透過教會奉獻,我認知到會有部分比例作為支持教會的經營,因此也能理解每個 NPO 都需要足以支持其存活下去的費用,通常 50% 的人事行政費用,是我能夠接受的。
我認為一個組織的行銷手法,最容易影響我的捐款意願。我是個被動捐款者,像是在網路社群上推播募款計畫,搭配有故事的影片,會很容易吸引我!
只是金錢的捐助,常常讓我沒感覺
Angel,51 歲,家管,現居桃園市
10 年前,我開始捐款給家扶基金會,目前固定每月捐款 1,000 元給受虐兒童。這是我第一個捐款的機構,當時是從信用卡帳單的廣告上得知,因為受虐兒童讓我十分心疼,且家扶基金會小有名氣,我認為值得信賴,就決定捐款。
捐款最容易擔心金錢是否有用在受助對象上,因此除了認同計畫的內容,有名的組織會讓我直覺地認為其運作嚴謹、不會濫用資金。除此之外,捐款後我會想看見受助對象的改變。如果能看見真實的畫面、陪伴對象經歷改變,我會覺得捐出去的錢非常有意義!
因為我是一名家庭主婦,白天有非常多空閒時間,因此我也有加入扶輪社,參與許多公益活動。在扶輪社,我與其他社員會共同發起公益計畫,除了寫企劃書、申請補助,我自己也捐款許多。我平均每月捐 4,000-5,000 元,這筆金額並不會讓我有負擔,如果有餘裕,我還會想捐款給其他對象。
扶輪社的捐款讓我比較有感覺。因為捐款的對象通常是一個群體、或一個地區,幫助到的人非常多,影響力更能從個人擴散至家庭、從家庭延伸至社區。除此之外,因為自身參與在扶輪社公益計畫的籌備及推廣,並且能第一線接觸到受助對象,比起只是單純捐錢給機構,我會感覺自己真的有為社會貢獻己力。
實際接觸到受助的孩子,讓我感到欣慰
吳先生,金融業,現居臺北市
我任職於富邦金控,第一次捐款,是收到公司內部寄送的 Email 廣告。因為是公司的基金會,讓我比較信任,起初我只看完信件內容,並沒有再主動搜尋其他資訊。同時,也因為我是部門主管,希望能藉此起頭,帶領部門夥伴做好事,從此開始了我捐款給富邦慈善基金會的旅程,一捐就是 6 年。
一開始我只有資助一位小孩(每月 600元),後來因為薪水提高,增加至 2 位小孩。捐款以後,我會想知道小孩的生活狀況,也會想與小孩見面。過去我曾參加過基金會舉辦的實體活動,有實際接觸到基金會照顧的孩子,能和孩子一同玩樂我覺得很開心,也因為看見自己捐出去的錢真的有所幫助而感到欣慰。
如果未來收入提高,我還會想再捐款給其他組織,沒有設限議題或類型。但通常我不會主動關注公益資訊,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從 Facebook 或 Email 得到消息。捐款以後,我很樂於分享給部門夥伴或朋友,希望有能力的人都能一起參與和付出。特別會想分享給部門的年輕同事,希望能讓年輕人學習付出,並在部門中創造更正向的氛圍。
我最重視錢有沒有真的用在受助對象身上,但因為捐款的金額並不多,不一定需要詳細的財務報表,若是能定期接收到組織的資訊、有參與實體活動的機會,都會讓我更加信任。
因為沒有長期投入,捐款後不會主動與組織互動
Louis,30-40歲,會計,現居臺北市
我目前沒有固定捐款的組織,通常都是一次性捐款,看到哪裡有需要,我認為自己能盡一份心力,就會捐款。第一次捐款已經是十年前,我曾捐過日本 311 大地震、世界展望會、家扶基金會、慈濟基金會、慰安婦紀念館、紅十字會、助學機構以及新聞報導的個案,捐款金額從 2,000-20,000 元都有。目前每月平均捐款金額 1,000-2,000 元。
過去的捐款經驗大多是一時興起,近年捐款金額較多、也較長期關注的是核能議題。跟以往不同的是,在核能公投期間除了金錢上的支持,我還會在網路上發文、回應,或是實際走上街頭擔任志工進行連署與推廣,提供金錢、勞力與物資的協助。
與其他組織的互動及瞭解則比較淺,因為不是自己長期投入的議題,捐款後也就不會主動關注組織近況。我可以接受人事行政費用佔 25%~40% ,如果超過一半我認為太誇張了。除此之外,我沒有期待組織要在捐款後提供小卡片或回饋品,反而是運用這筆預算去做更多的事情會好一點。我在捐錢的當下已經選擇信任組織了,因此後續是否有收到回饋並不是我所在意的事情。
除了大組織,我也曾捐過剛成立不久的基金會、或少數人發起的計畫。在捐款前,我會先瞭解自己接收資訊的來源,接著再上網搜尋相關資料:透過新聞媒體報導、或已有許多人在談論及關注的話題,會增加我的信任度!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街頭勸募投入大量人力,讓我感覺是宣傳手段」、「募資平台是很好的宣傳、增加收入管道」、「倡議不易立竿見影,長期關注讓我放心捐款」
【捐款人想什麼?】「捐款是一種對環境、社會的投資」「信用卡扣款數據可以方便 NGO 倡議」「我不太會看財報,電子報是一個很好增加信任度的方式」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