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街頭勸募投入大量人力,讓我感覺是宣傳手段」、「募資平台是很好的宣傳、增加收入管道」、「倡議不易立竿見影,長期關注讓我放心捐款」

圖/Ina Soulis@ unsplash

2016 年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接著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了解所謂的「捐款人觀感」,希望讓各團體在對外溝通與勸募操作時,能作為掌握對話氛圍的參考之一,因此不特定追究各捐款人的回饋或進行深入的議題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NGO 的募資力值得再加強、辦好活動可以聚集群眾目光與突破同溫層

林先生 32 歲,NGO 工作者,現居高雄市

我是個社工師,所以其實很容易接觸到與 NGO 相關的消息、活動,但是我長期定額捐款的對象大多是透過認識的人介紹。尤其我是社工系畢業,大學認識的不少朋友、前輩現在都在 NGO 工作,他們時常邀請我參加活動、擔任志工,如果我認同他們的理念,通常就會開始小額捐款, 地球公民基金會好民文化行動協會都是這樣開始的。另外其他固定捐款的組織有,大三時的實習組織財團法人司法改革基金會及 2018 年透過 NPOst 年會認識的 one-forty

我捐款給每個組織的捐款金額大概落在 500 至 1,000 元/月,沒有特別因為對於組織偏好而捐多捐少,通常是在信用卡扣款選項上看到一個覺得可以負擔的金額,就直接勾選。所以我都推薦身邊的朋友找一個常常關注的、喜歡的 NGO,每個月也許扣個 300 至 500 元就可以幫助這個組織穩定的做事,如果真的有財務壓力時再取消也無妨。

Hannah Busing@ unsplash

可能是在 NGO 工作的關係,我不太喜歡街邊勸募,我會覺得這個方法的收入不多,卻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勸募本身感覺反而變成 NGO 的宣傳手段,NGO 其實可以有更多讓大眾參與的方式,比如持續做組織工作、遇到相關議題即時出來發聲,並且妥善使用各種社群平台,以 Dcard 接觸學生族群、Facebook 針對已出社會的人投放消息等。另外特別想分享,我覺得募資平台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增加收入管道,但是我看到的 NGO 募資企劃卻很少經過設計、讓有人願意停留把內容看完。

未來收入調整的話,我可能還會以一次性捐款 1,000 至 2,000 元透過 flyingV嘖嘖這樣的募資平台來捐給其他組織,而我關注領域很多,所以與異業媒合相關的計畫特別能引起我的興趣,如之前有看過屏東的工廠跟 NGO 合作,讓他們販賣農作物增加機構的收入。

最近印象最深刻 NGO 所舉辦的活動是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的「自由路上藝術節」,整個活動有點像嘉年華,透過分享影片、書籍、藝術創作讓民眾理解轉型正義,我發現有人可能是單純因為喜歡某樣商品、或喜歡某個樂團而參加,但進入這個環境之中其實也是沈浸在組織塑造的氛圍,讓不同的人更了解組織的理念。雖然辦這樣的活動相對需要投入不少金錢,但是足以讓大家以比較輕鬆的方式理解組織想要做什麼,對我來說是很棒的活動。

Chad Madden@ unsplash

而如果捐款的這些 NGO 有需要志工的活動,只要時間允許我也會參加(延伸閱讀:撐起全球 NGO 捐款趨勢調查,大揭密只靠「她」/2019 NPOst 年會獨家專訪),像是地球公民基金會有時候會參與與環境相關的公聽會、舉辦遊行,這些事情對組織關注的議題很有倡導效果,雖然會接觸到的人可能是同溫層,但是有辦活動就可能聚集人群聚集的目光,讓原本不清楚這些社會議題的人也有接觸的機會。

雖然我的捐款額度不大,不過我還是希望組織可以善用款項,所以捐款後我會定期看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報告,也是了解他們運作方向的一個方法,目前捐的組織我其實不太覺得他們需要改變什麼,也尊重每個 NPO 的處事方式,只期待他們可以持續努力下去,如果有一些社會事件發生或這個機構宗旨改變,可能才會考慮停捐。

圖/Irina Iriser@ unsplash

臺灣現在的環境其實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我們喜歡的事物背後都有相關單位在把關,幫我們督促政府、廠商、媒體等,如果大家都能找一個自己關注的 NGO 資助,讓他們可以繼續為大眾做事,對我來說就是捐款最大的效益

NGO 倡議不易立竿見影,關注組織的習慣讓我放心捐款

陳先生 48 歲,目前無工作,現居屏東市

我從去年開始捐款給綠色和平,不過我其實很久之前就有在關注他們。我以前是高職教師,教授海洋相關課程,因此特別注意海洋保育的議題,當時在找案例給學生看,剛好看到綠色和平阻止捕鯨活動。

圖/Aaron Burden@ unsplash

後來陸續透過 facebook 得知不少綠色和平正在倡議的事,也會時常分享他們的粉專貼文,他們可能是因此主動致電聯繫我是否有捐款意願,小額捐款一個月 300 元,等於一天僅花 10 元就可以幫助這個組織。目前是透過銀行自動扣款捐助,因為我不希望組織因為信用卡扣款而被收手續費,這筆錢對我來說不成壓力,我也會透過 facebook 分享他們網站的捐款頁給朋友、學生,希望他們跟我一樣花一點小錢來關注海洋議題。

捐款至今我其實沒有去看過財務報表,不過我都會收到他們的電子報,簡單看一下組織的成果,NGO 倡議畢竟不是像企業或政府施行政策,可以馬上立竿見影,加上平常就有在關注組織,所以其實我很放心地讓他們自由運用捐款。

圖/Kobu Agency@ unsplash

我覺得捐款分配可以一半用在環保、一半用在人事成本,因為雖然對 NGO 工作者而言,金錢也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給他們一些資源、回饋,我想會讓整個團體更有效率的持續達成目標。對捐款的禮品方面我比較無感,可能年紀比較大吧,現在我比較注重組織實際成效給我的回饋,希望他們持續監督政府、企業,讓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生態永續。

組織具有誠信度、計畫詳實是最重要的事

江先生 26歲,上班族,現居臺北市

我曾經捐款給無國界醫生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綠色和平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單次捐款居多,1,000-4,000 元不等。透過街頭勸募、看到相關報導,或是看到這個組織有些作為,覺得組織值得支持就會捐款。另外,eDM(電子郵件行銷)、電子報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接收資訊的管道。

起初捐給綠色和平是因我就讀與環境相關科系,在學校報告時曾看過他們一些研究計畫,認為資料具有參考價值。後來陸續有遇到綠色和平在街頭勸募,勸募專員當時跟我解釋,捐款會用在臺灣本地的專案,後續再 email 詳細資訊給我,我便先進行了第一次單筆捐款,後來也開始 1,000 元/月定期定額捐款。

圖/Christopher Beloch@ unsplash

不過後來我並沒有收到相關資訊,自己上網查詢資訊與財報後,email 、致電到臺北辦公室詢問款項會運用在今年度什麼計畫上?但對方卻不願意說清楚,甚至說臺灣也是全球的一份子,如果執行全球性計畫,也是在為臺灣奉獻心力。雖然後來我查到該年度有臺灣當地計畫,但是這讓我對這個組織的誠信度、人員培訓狀況打上問號,後續就取消了捐款。

我通常是先透過網路新聞接觸到 NGO ,再到他們的自媒體、官網看看組織做過什麼事,才會考慮參與活動和捐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芒草心舉辦的「街遊」。

參加活動不久前,我在台北車站附近租房子,有一次忘了帶鑰匙,房東也不在,晚上就在那附近走來走去,後來遇到一位應該是街友的大哥,他說我看起來不像他們的一份子等等的,問我怎麼這個時間還在這裡?他旁邊還有一個位子,要不要鋪個厚紙板,在旁邊休息?

圖/Frederico Almeida@ unsplash

那次之後開始認真思考街友們都在做什麼?他們在城市中是什麼角色?什麼背景導致他們現在這樣子?而在「街遊」很多問題都得到解答,且我覺得這個活動對街友們本身是有幫助的,不僅導覽費用直接回饋到他們身上,同時也可以支持芒草心的其他計畫。參加他們的活動後,我便先捐了 4,000 元。

如果未來收入允許,我會願意持續捐款給 NPO,但我其實沒有特定偏好,只要組織具有誠信度、計畫詳實即可。對於捐款人事成本應用,依照不同專案、組織發展階段而定,1 至 5 成皆是可以接受的。如組織處於發展前期,或特定計畫需要專業研究人員,人事成本就會比較高。

街邊勸募、捐款禮品對我來說可能會有吸引力,但最重要的還是組織的本質。不過現在大家大多不太喜歡在路邊被攔住,用傳統穿著背心、宣傳理念的方法可能比較不會讓我注意,如果有些街頭款閃、行動短劇其實可以快速吸引人的目光,變成讓大家想要主動了解 NPO 的媒介。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路邊宣傳常常吸引到我」、「幾乎所有 NGO 活動都是透過 Facebook 得知」、「捐款人事成本應有不同佔比」

【捐款人想什麼?】「捐款是一種對環境、社會的投資」「信用卡扣款數據可以方便 NGO 倡議」「我不太會看財報,電子報是一個很好增加信任度的方式」

 

責任編輯:高翠敏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