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撤資風潮成形!3 種策略,看商業銀行的下一步環保行動

armandoarauz @ unsplash

文/350 臺灣

雖然東亞各國與臺灣並未給予太多關注,但 2019 年度人物 Greta Thunberg 率領的氣候罷課(Climate Stirke)在國際間數度讓全球數百萬人響應示威,「氣候變遷」絕對是 2019 年度關鍵字之一。

相對於氣候罷課,另一個氣候倡議行動「化石燃料撤資(Fossil Fuel Divestment)」卻在亞洲漸漸開花。

自去年 3 月起,日本的三菱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瑞穗銀行,以及新加坡的華僑銀行、星展銀行、大華銀行紛紛宣布撤資政策;7 月時,臺灣則由玉山銀行帶領響應「撤資燃煤電廠」。

micheile@ unsplash

事實上,2019 年以前,從未有過任何亞洲銀行宣布將進行化石燃料撤資,但 2019 年起「亞洲撤資集團」已悄然誕生。商業銀行為什麼決定把撤出在化石燃料產業的投資?又可能在接下來採取什麼強化氣候承諾的行動?

名利雙收的策略:同時融資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

銀行的投資左右了經濟體系,深遠地影響環境。為了應付激烈的競爭,銀行樂於建立良好形象、響應政府政策與順應全球趨勢,譬如發行綠色債券、投資再生能源,抑或擠身永續道瓊指數,這讓許多銀行能在 CSR 報告中自吹自擂。

然而,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這些手段只是隔靴搔癢。隨著太陽能、風力電廠進入亞洲,亞洲仍是燃煤電廠重鎮,亞洲燃煤電廠總是能獲得源源不絕的資金,無論在地民眾如何抗議,新的燃煤電廠還是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尤其中國、印度和部分東南亞國家對燃煤電廠的需求,讓銀行戒除不了融資給燃煤電廠與礦場的癮頭。

warnerl@ unsplash

Greta Thunberg 在 2019 年登上達沃斯論壇時曾說:「在像達沃斯這樣的地方,人們喜歡講述成功的故事,但是他們的財務成功,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代價。」用這句話描述銀行投資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再貼切不過。

對於銀行而言,轉移投資最理想的情況是,檯面上討論如何投資綠能產業,贏得光鮮亮麗、創造社會轉型的形象,檯面下卻也不能得罪過去的合作夥伴。

玉山銀行開撤資第一槍,成為亞洲亮點

玉山銀行在 2019 年 7 月 1 日記者會低調宣布「不再提供燃煤電廠專案融資」後,成為臺灣化石燃料撤資首例,也讓臺灣成為全球化石燃料撤資浪潮的一份子。這個政策或許在資本市場上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卻被國際社會關注,更成為臺灣金融產業戒除化石燃料產業癮頭的嘗試先驅。

這不是個容易的決定。

Karsten Würth
@ unsplash

畢竟,一旦選擇從某種產業撤資,即是斷絕與該產業的商業往來,不僅得罪商業夥伴,更可能影響既有獲利,在短期內放棄該事業而招致股東方撻伐。此外,一家銀行拒絕借貸或拋售股票所引發的「骨牌效應」,更可能導致化石燃料公司的股價下滑、案場增加借貸成本等影響,對化石燃料產業有莫大的衝擊。因此,就算銀行從未有機會從事燃煤電廠或礦場的業務,宣布「未來不再從事相關投、融資」也足以引發市場和投資人的不安

「撤資」向來被視為對化石燃料產業威脅最大的手段,相比之下,透過繼續持股或繼續借貸而衍生的「責任投資人」策略威脅則小得多。既然如此,銀行為什麼會有冒著風險、進行撤資的意願呢?

道德感與 ESG、競爭與商譽、擱置資產 —— 銀行撤資的 3 個理由

1. 道德感與 ESG

首先,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環境意識崛起,銀行也會積極思考因應策略。直至今日,金融機構已發展出了許多工具,常見的工具包括:

  1. 依據金管會要求,揭露其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三大層面表現的「CSR 報告書」。
  2. 透過簽署金融業國際原則,引入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

這些管理框架或手段,多半不具有強制力,也不會干涉銀行投資標的背後的道德性,但往往會要求金融機構揭露資訊,並讓財務更加透明。

更進一步來說,當資金提供者(存款戶、保戶或股東)想知道資金的使用以及資金對環境的影響,透過銀行自我揭露的資訊,以及相關政策與宣示,就能了解金融機構的資金是否造成更大的環境危害。而銀行也在資產盤點及揭露的過程中自我管理,刪除高碳排、高污染,甚至造成人權危害的業務。

2. 競爭與商譽

建立好的商譽,從而獲得大眾支持,是競爭的必要手段。相比於以往對於資本總額的仰賴,現今企業的價值更偏重於「品牌」,包含著投資人與消費者對於企業在各層面的信任與期待。隨著全球氣候意識提升,若能透過政策與氣候行動,建立良好誠信與商譽,不僅獲得消費者與投資人信任,更有機會獲得認同理念的人才加入。

Karsten Würth
@ unsplash

不過,維護商譽的行動是一把雙面刃,企業必須謹記初衷才不會本末倒置。2015 年,福斯汽車宣稱完全符合政府所制定的汽車廢氣排放標準,但實際上在發動機控制器中植入可規避官方檢驗的軟體,在官方檢驗時自動調整參數以通過廢氣排放標準,事實上車輛排放的廢氣超標十至四十倍。醜聞爆發後,企業品牌崩壞。

現今任何用「對抗氣候危機」的美名包裝下的承諾,一旦遭到毀棄,將帶來對企業本身更嚴重的傷害。金融業每年都會排出「品牌價值」排名,但其中有多少是對於「環境層面」的貢獻?又真的解決了多少氣候變遷的問題?金融業者其實應有義務揭露更透明的資訊,來說服消費者沒有暗渡陳倉的行文,將資金流向對環境有害的企業。

3. 擱置資產

扣除「道德價值」和「商譽」這些抽象的價值,以投資利益來看,投資化石燃料產業已逐漸不如以前獲利可觀

以美國為例,根據英國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FA)的報告,化石燃料產業在反映美國投資市場現況的標準普爾指數(S&P 500)占比已從 1980 年代的 29% 降到 2018 年的 5.3%,化石燃料產業在投資市場的表現越來越差。

Jan Antonin Kolar@ unsplash

文章亦指出,繼續投資化石燃料產業不是理性的投資決策。一座火力發電廠的營運時間為 20 到 30 年,營運期間發電量下降就形同收益減損,而且發電廠對周邊環境、居民的影響,會使得地方政府要求火力發電降載、暫停營運或甚勒令停業時有耳聞。這些變因隨著大眾對化石燃料的認識增加、危機意識之強化,也會讓火力發電廠增加收益風險。

3 種策略,看商業銀行的下一步環保行動

臺灣雖已經有商業銀行宣布「撤資燃煤電廠」,但要能有效接軌國際趨勢,未來應至少納入 3 種策略響應撤資。

首先,銀行應該進行自我揭露,邀請第三方驗證機構或任何形式進行查核,證明自己確實做到撤資,並以友善大眾的方式進行揭露,不應輕易減損撤資承諾

另外,銀行也應該貫徹汰換燃煤。燃煤發電相關標的包括「電廠」、「煤礦場」與「燃煤公司」,應參考 Fossil Free Index (FFI) 等標準剔除燃煤相關產業鍊。

最後,銀行應該逐步拋棄化石燃料 。燃煤、石油、天然氣,均對氣候變遷與周邊環境、居民健康的影響,這些產業也是各國能源轉型政策中逐漸汰換的標的,因此除了汰換燃煤,也應逐步淘汰其他類型化石燃料的投資。

能源轉型的進程中,化石燃料都將走入歷史,至少不再是主要能源。全球撤資金額已來到 14 兆美。而台灣金融業者、發展基金將如何跟隨國際趨勢響應撤資,將成為加速或延滯能源轉型進程的關鍵因素。

 


延伸閱讀:

化石燃料「便宜」的錯覺——補貼政策看似美事一樁,卻隱藏危機

亞洲學府「撤資」首例,為什麼臺大決定停止投資高碳排產業?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