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師,邱文凱為孩子設計的手作科學|2014「創新吧!公益」年會記錄

1


文字紀錄/楊于萱

多拉 A 夢主題曲響起,邱文凱笑著蹦跳上台時,台下眾人不禁露出笑容 ―他要分享的故事,就從「童年」開始。11 月 14 日舉辦的「創新吧!公益」-公益科技創新影響力國際論壇( Innovate For Impact Forum),邀請目前就讀政治大學應用物理學研究所的邱文凱擔任公益實踐青年短講講者。小時候沒錢買玩具的邱文凱,現在是一位年輕的手作科學家,用便宜的材料做出讓小孩「哇」一聲驚嘆的有趣科學玩具。

沒錢買科學玩具,哭著回家

文凱小時候喜歡到家裡附近的玩具店,趴在櫥窗,望向店裡,癡癡的看店內陳設的玩具。那時候有 3 樣玩具讓他印象深刻—可以製造「雷聲」來嚇同學的雷聲桶、可以自己做棉花糖來吃的小棉花糖機,還有如魔法般翻閱就會動的書。然而過一陣子,他就被玩具店老闆驅離,老闆說,不買就滾,櫥窗玻璃都弄髒了,年幼的他口袋空空,只能落寞離去。

文凱想,難道沒錢的孩子就沒資格享有玩玩具的樂趣嗎?他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去撿垃圾換錢,湊錢買玩具;後來又發現,垃圾場其實有許多還堪用的玩具,清理、修理過後,還是能充分行使玩具功用—帶給孩子快樂與歡笑。在這個蒐集、清理玩具的過程中,他進一步發現,其實自己能用手邊有的東西,打造屬於自己的玩具,「手作科學」於焉誕生。

雷聲桶、棉花糖機、活動書

以前嚮往的雷聲桶,他用一個洋芋片桶裝上 3 根彈簧就打造出來了;用一個有縫隙的鍋子,裝上小電風扇與綠茶網,再放入糖液,就能如真正的棉花糖機般吹出一圈圈的糖絲;活動書則是利用活動投影片,簡單打造出自己過去朝思暮想的夢幻玩具。

上了高中、大學,因為科系與社團的緣故,有許多機會帶小朋友到科學博物館參觀,發現很多孩子喜歡展示的物品、玩具,但不是體積太大帶不走,就是紀念品區的東西太貴了買不起。在這些孩子身上,文凱看到當年自己眼中的渴望與感動,他希望能延續他們的喜悅,讓他們把這些玩具帶回家、放在口袋、在放枕邊,如此一來,作夢都會笑吧!

過去撿垃圾修玩具的經驗,賦予文凱經驗及技術,用手邊的便宜材料打造出一份份科學玩具。例如,博物館常見的電漿球,不但會發光,閃電還會跟著孩子的手指移動,讓孩子愛不釋手,文凱用家庭常見的燈泡就做出好幾顆。不只自己做,他還教孩子方法,讓孩子們做出屬於自己的科學玩具。

15256560513_a404619fa1_k

握有魔法玩具,成為科學吹笛人

手作經驗與其他玩樂的經驗十分不同,文凱在孩子眼中,看到完成夢想的喜悅與希望。文凱也看到孩子們沉溺其中、全心投入,一邊瞭解材料的特性一邊探索世界,體認到在手作科學的路上自己不是孤單奮鬥,而是有著一大群孩子、甚至成人與他一起走在完成夢想的過程。

在分享的最後,文凱語重心長的說道,隨著資訊發達,擁有弱勢資源的孩子更容易與優勢孩子比較,並因為自己擁有的東西不如人,而心生難過與自卑。手作科學跨越了金錢的藩籬,讓窮孩子的夢想成為可能。

「不需要是昂貴或難以取得的材料……,筆芯、迴紋針、電池,簡單的串聯 3 者 ,就可以做出一份玩具,就可以發出溫暖閃亮的光芒。」

文凱期許這群對手作科學充滿興趣的孩子,以後不一定要成為科學家,但希望他們能藉著手作深入而充滿熱忱的探索這個世界,文凱也願和老師、家長一起,把這份溫暖與閃亮傳下去,帶給更多孩子手作科學的快樂與想像。

 

更多活動照片請見 Flickr

 

其他年會紀錄:

螢幕快照 2015-02-10 上午11.42.33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思辨!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