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銀色浪潮席捲全球 長者照護產業是 The Next Big Thing

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青年世代是否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為加速台灣銀髮事業創新,打造多元永續的新型態生活照護產業,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和新創社會企業銀享全球,本月 15 日舉辦台灣首屆「銀浪新創力」行動提案會,地點是新北市活水創意文化園區湘雲庭。會中邀請美國矽谷社會企業 Aging2.0 創辦人史蒂芬強斯頓(Stephen Johnston)分享國際間銀髮領域的趨勢和創新;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首獎得主姚彥慈也將現身說法,分享參賽及創業心得;並有來自台灣的 7 支創業團隊,面向由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等人所組成的國際評審團,進行銀髮創新提案。

弘道如何吸引年輕美眉投入長照產業?

為了改變社會對照顧服務員的觀感,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正全力推動「All in One 走動式照顧服務」,而執行長林依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正名」,把傳統稱為居家服務員的這群人賦予「照顧秘書」之專業職稱,「因為他們的工作內容其實很多時候不在居家環境整理、清潔打掃,而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怎麼照顧慢性病人,甚至用藥,或提供有品質的陪伴。」

以色列老人政策核心 — 找回尊嚴而非同情撫卹

找回尊嚴、而非同情與撫卹是以色列的老人政策核心的精神。政府對高齡人口推出一系列完善計劃,包含「阿米谷計劃」–將移民住宅改建為老年住宅,並以市價 1/10 以下的價格出租;以及完善的社區照護系統,藉由青壯年的參與來蓬勃社區發展,使得老年世代得到照顧,青年世代學會尊重。

不一定要學按摩,視障調音師劉文祥走出多元職涯

劉文祥今年三十五歲,是一位視障者。先天眼睛弱視、後天因視神經萎縮成為全盲者。大學畢業後,先在按摩院工作,之後由朋友介紹參加視障者家長協會開設的鋼琴調音課程。現在則由協會安排,在各學校從事鋼琴調音的服務。許多視障者畢業後進入按摩院工作,但視障者家長協會認為他們的職業可以更多元化,因此投入許多時間和心血培養視障者鋼琴調音師。未來希望能將視障者調音服務更深入社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視障者調音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