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房裡充滿歡笑的療程 —— 專訪「紅鼻子醫生」 /2020 NPOwer 公益行動家 2
2014 年起, NPOst 每年舉辦年會,至今已創辦第 7 屆,不僅成為公益界的年度盛事, [&h ... -
去非洲蓋一座臺灣醫院/滕春祐:再選一次我不會去,可是我不後悔
滕春祐大學念土木工程,研究所念醫院管理,專業醫療營造管理,半輩子都在不同地方做專案、蓋醫院, [&h ... -
有錢有閒才有生命自主權?紀岳良:病主法上路卻門檻重重,可能侵害追求尊嚴死的自由
文/紀岳良 執業律師 & 心理諮商研究生(紀岳良律師粉絲專頁) 《病 [&h ... -
從自殺防治、生命線、燒燙傷中心到全人醫療,羅慧夫醫師遺愛臺灣的社會支持網
編按: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整形外科權威羅慧夫(Dr. Samuel Noordhoff [&h ... -
世界百大 NGO 的創新之道:時時提醒自己忘卻已知,並擁抱模糊/2018 NPOst 年會後報導(Dar Vanderbeck)
文/李奕萱、葉靜倫 根據「The 2017 Global NGO Online [&h ... -
10 萬件壓力衣、3 萬名燒傷患者,陽光基金會培訓國際夥伴協助燒傷兒
文/許蒼恩 NPOst 特約記者 自 2011 年起,在外交部的全額補助之下, [&h ... -
【捐款人想什麼?】「不認同做給媒體看的善行」、「不希望捐款變成強制性行動」、「支持財團法人法」
編按: 過去 2 年,新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 [&h ... -
壽命延長了,卻更接近死亡?無效醫療的瘋狂與無知/《理想的告別》書摘
編按: 左岸文化於 2017 年 7 月出版《理想的告別:找尋我們的臨終之路》,作者安・紐曼 [&h ... -
全臺 3.4 萬嚴重精障家庭,僅不足百位訪視員進行短期追蹤
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與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臺北市心生活協會等精障社群平臺團 [&h ... -
用雙眼開啟未來,讓科技友善生活/專訪森思眼動團隊眼控技術
編按: SENSE 森思眼動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舉辦的「社會創新 全民解題」公益科技創新應用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