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國際

模糊窮人與富人的界線 ── Kiva.org 創辦人 Jessica Jackley 讓愛與金錢一起發揮效用

微型貸款組織 Kiva 創辦人 Jessica Jackley 曾經也因為罪惡感和窮人保持距離,但在聽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的演講後,她找到改善世界的新方法。她聽那些貧窮創業者們的故事,就好像它們是傑出的企業家,貧窮只是備註;她也聽牧羊人們的故事,因為他們生活的小改變而欣喜。曾經我們都靠著捐款來繼續過自己生活,捐款變成擺脫罪惡感的交易,我們該如何正是貧窮、如何重新去愛,讓 Jessica Jackley 來告訴我們。

國際:波蘭博物館的「看不見的展」?旅行者推薦一定要去

「看不見的展( Invisible Exhibition )」― Niewidzialna Wystawa ,躍上 TripAdvisor 的波蘭必看景點第二名,參觀者在館內看不見任何東西,只能依聽導員指示摸索前進。作者「摸」過浴室、客廳,甚至穿過模擬的大馬路與森林,展場導覽員正是熟悉黑暗的視障朋友。透過體驗視障生活,我們可以重新思索,如何為他們打造一個更友善的城市。

國際:孩子你很美―紐西蘭攝影師媽媽 Holly Spring 拍下異肢女兒夢幻照片

Holly 替左手為異肢的女兒 Violet 拍出一系列照片,不遮掩、不凸顯,平靜而客觀的畫面讓觀者掉入鏡頭內的幻境。作者提醒,「我不覺得妳是有異樣的人」等評語,並不是讚美,先天的異樣本來就是異肢朋友完整的模樣,成為「正常人」並不是他們的目標。同時作者也期待,未來更多身體異樣小孩能夠被完整、尊重地被視為自然的一部份。

國際:可口可樂如何深入非洲?它的做法可讓公益組織參考!

Melinda French Gates 長期關注開發中國家,她發現這些國家缺乏很多東西,但讓人驚訝的是可口可樂竟隨處可見。為什麼為當地人建的廁所被當成雞籠,可口可樂卻人手一瓶呢? Melinda 開始研究可口可樂的行銷手法,理解到不是你認為當地人需要什麼,他們就會想要什麼。 NGO 需要了解當地人真正想要什麼,善用即時資料並與最了解當地的地方人士合作。

Photo Credit:Vater_fotografo via Flickr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高科技手套,讓你不知不覺學會「點字」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研發出高科技手套,可以在45分鐘內教初學者彈一段鋼琴曲,研究人員原本期待鋼琴手套能有卓越的成就,卻驚喜的發現意外的成果:教人們學會讀寫點字(Braille),厲害的是,人們在學點字的時候不需要專心在指尖上,可以一邊打電動,或是放空。全世界有四千萬個盲人,然而點字教育在學校被大量忽視,只有10%的盲人能學會這種語言,人在晚年也很難學會點字,糖尿病患者、傷患、退役軍人、老人都有失明的傾向,這個手套將會提供額外的幫助。除了教人彈鋼琴,研究人員稍早也展示了這個手套改善脊椎損傷患者的知覺和行動力的能力。

(圖片來源:Yuwa FB)

國際:足球不只是熱鬧的國際賽事,還是弱勢孩子的教育堡壘

在足球盛行的區域,NGO工作者將孩童們課餘的娛樂與原本的教育目的結合,既能使他們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一展長才,甚至組織球隊參加國際賽事,又可以額外習得生活技能、思考能力,是未來面對社會的基礎要素。多數台灣偏鄉的孩子在課餘時間投入玩樂多於學習,有志於教育者不妨從中思考如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