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專題

「當時我想,只要有滿腔熱血和服務精神,就能克服初為社工的恐懼。」

我可以感覺得到,對小婕而言,她能夠被喜歡這件事,比完成那些規定要重要許多。偶爾她也會在意自己每週表現的排名是不是又墊底,但她寧願花更多時間跟我聊她認識的男生、在學校哪個學姊多疼她,她最近又跟誰在一起。她也會把身上新的舊的傷口都指給我看,有時候帶著沉重的神情,有時不發一語。

雙連安養中心蔡芳文:「安養中心不應該淪為一個『等待』的地方。」

過去安養中心總給人一種負面觀感,彷彿是被子女拋棄的老人,才會被集中到這種灰暗髒臭的地方。「我會盡量想像,如果我想要住進去的話,這個地方應該長什麼樣子?」雙連安養中心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並時時思考如何能讓安養中心變成一個不只是「等待」的地方。「老人不該淪為『等吃飯、等睡覺、等上天堂』的三等公民。」蔡芳文打趣地說。

紅心字會許雅青:「請給『數位移民』長輩們適應輔助科技的時間。」

「像太陽眼鏡或是汽車,其實也都是一種輔具。所謂的輔助科技,無非就是指「協助個人執行功能的科技」。而且除了器具本身,周邊的服務和延伸設備也都算是輔助科技的一環。許雅青舉例,「各位去買太陽眼鏡這個器具,眼鏡公司要提供使用教學、保養、維修的服務,這都算是輔助科技。」

「用音樂做社工」-《背著吉他靠近你》賴儀婷全台走唱自序

媽媽常會興奮地溜出廚房,語帶激動地說:「唉唷!怎麼那麼好聽!」再滿足地回到手邊的勞務工作,我一直不太懂媽媽臉上羨慕的神情是什麼意思,直到她告訴我,學琴曾經是她童年的願望,只是小時候沒有條件,我才明白「我能夠彈鋼琴」原來是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那裡面有我的感謝和不捨、也有爸媽辛苦的承擔。如果不是爸媽,我可能不會喜歡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