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們看過來!非營利社群經營有方法(上)──專訪聯合國發展計畫署社群媒體經理人
編按: 社群經營是非營利組織的新課題,也是新時代的小革...
編按: 社群經營是非營利組織的新課題,也是新時代的小革...
2015 年 4 月,南投仁愛鄉互助村出現了「傻志工」...
在非營利組織紛紛轉型社會企業、尋求企業CSR合作的現在,社會正義越來越向營利企業靠攏。
大型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距離該如何拿捏?營利企業的介入是否會使得非營利組織與其理念背道而馳?
但在小額捐款逐漸減少的狀況下,若沒有大型企業的資助,NPO又該如何維持營運?
2月25日,來聽聽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賴曉芬分享
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當下,非營利組織該如何在堅守理念的同時,保持永續經營
臺灣上週末籠罩在 6 度低溫的嚴寒中,芒草心、人生百味等街友扶助團體...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廣告 「種樹並不只是一個動作而已。友善環境的概...
這無關乎打擊特權。這是一種體認,認知到我們的特權是種動機,讓我們願意前往像南蘇丹或剛果民主共和國這樣的地方工作。
編按: 2016 總統大選,「人權」可說是幾乎完全消失...
「社會存在太多對弱勢、對公益的誤解。『他不是應該醜眉苦臉的嗎?為什麼他看起來這麼開心?』、『原來路上有這麼多的輪椅出沒嗎?他們不是只會在醫院或是家裡嗎?』」
「我們也遇過有學員希望我們協助打電話跟雇主說明,他們週末是真的來 One Forty 上課。」不少雇主仍然視移工為自己的所有物,以家父長式管教移工不應該隨意外出取樂、容易交到壞朋友或被騙。首批到 One Forty 上課的學生,他們的雇主大多相對開明,樂意讓移工在工作之外,也能在台灣吸收新知。
「媽媽問她,如果用大水缸裡存的學費替爸爸辦喪事好不好?Yani說好。並且為了擔起經濟支柱的位置,放棄學業去雅加達的工廠工作,後來聽說台灣的薪水比較高,她惦記著爸爸希望她上大學的願望,隻身來到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