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NPOst 編輯室

短訊: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第二屆「愛,有為」舉辦身障者才藝徵選,開放網路投票中!(5/8-5/28)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正在舉辦第二屆「愛,有為」萬海慈善身障者才藝徵選網路投票活動,目的除了提供具備特殊才藝的身障者才藝展現的舞台,也希望透過他們學習、成長的努力故事帶給其他人正面啟發,目前已從眾多參賽者選出21名入圍者,即日起至5月28日開放網路投票。

短訊:崇友文教基金會「青少年公民服務學習營 」招生中!

崇友文教基金會的「青少年公民服務學習營 」招生中,活動主題為「環境綠偵探」,主要探討探討「水環境行動」、「垃圾的旅行」兩大議題,營隊共分為兩個梯次,國中生為7月25日至7月27日,高中生為8月1日至8月3日,不須住宿;一般生的報名費用是250元,社福單位推薦生僅需交200元保證金,全程參與之後將退還。

新聞:台科大國際志工社「Tai Tie Thai計畫」,將多元課程送到泰北

泰北清萊省淨心村的淨心小學。一學期學費約新台幣500元,但當地部分家庭仍無法負擔,造成學校在經費、師資、教學資源皆不足的情況下面臨許多困難。台科大國際志工社學生有感於泰北的教育問題,連續5年到當地服務。而由於學習華文可以讓泰北小朋友們在未來有更多謀生機會及發展,因此服務團提供一連串的華語文教學,同時也利用課餘時間陪伴孩子們閱讀、繪畫,讓小朋友們能有多元學習的機會。

5 月選書:台灣偏鄉不缺硬體,但缺有心人深耕經營──《沒有學校的魚》書評

善導書院執行長、《山海日記》的作者黃憲宇表示,在台灣的偏鄉部落中,問題早已不是「物質與硬體」的缺乏,而是欠缺有心人的深耕經營。偏鄉的圖書館永遠門可羅雀,弱勢孩子卻依然在網咖晃蕩。你能下論斷──這些孩子真是不知珍惜、不懂上進?不,孩子的觀念行為,都有其深層的心理、家庭、社會因素,幽微且複雜,這些都需第一線工作者長期用心陪伴。

5月選書:《沒有學校的魚》生活所學的技能,可以實踐理想

一位任職於高科技公司的35歲高階主管,在名利雙收時抽身退出,投入一個看來沒啥搞頭的慈善事業。這個一般人看來絕不合理的個人決定,在十年後(2010年)開花結果,在開發中國家設立了超過一萬家圖書館,因而改變七百多萬名孩童的命運!陳蕙芬助理教授認為,「理想與現實並不衝突,在現實生活學到的技能可以實踐理想,如果不行,多半是怠惰無作為的藉口!」

新聞: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將寶特瓶變紗線,研發出環保愛地球的「大愛紗」

只要對著自動販賣機投下硬幣,就可以馬上享用到一瓶冰冰涼涼的瓶裝飲料,但是在喝完飲料後,你是否有把遺留下來的寶特瓶好好做資源回收呢?回收而來的寶特瓶用途非常多,其中「大愛感恩科技」便是利用獨家的技術將寶特瓶轉變成紗線,並利用紗線製作出許多紡織品。發揮創意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永續共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