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桃園女監的日與夜-專訪一位匿名受刑人的鐵窗時光(下)
正因為 Sandy 如此積極表現,使她在假釋申請遭拒之際,格外無法接受法務部的審理結果。
正因為 Sandy 如此積極表現,使她在假釋申請遭拒之際,格外無法接受法務部的審理結果。
電影裡演的,監獄裡各個囚犯都結黨分派,專門欺負乖乖牌的受刑人。現實生活也會發生這些情況嗎?Sandy 曾待過女子監獄,今天,她把自己在監獄裡的所見所聞向我們娓娓道來……
如果有機會,你願不願意遠渡重洋掏金?如同當年那群因為山多田少,遠渡重洋的先民?
原住民部落缺乏在地產業,使其經濟發展受限,而必須離鄉尋找外地工作。「光原社會企業」的共同創辦人李志強在本次的公益爆米花活動中則分享了「光原」如何幫助阿里山部落的原住民進行有機耕作,並向大家分享社企如何推動「在地」產業的經驗。
王鐘銘,曾參與江翠護樹、聲援華光社區、淡海二期反徵收諸多抗議運動,同...
「他們都往北邊走,走到快到俄羅斯了。很多我們村的都到滿洲裡去打工,幹幹零活──聽他們說,滿洲裡那邊暖和,住著舒服。而且,因為它是邊境,就快出國了,政府在它的建設上投資了不少。咱村民說,那裡工作機會多,什麼活兒都有……」
李然在國內上專科學校時,雖曾學過幾句英語,但教室英語到了現實生活中竟是一點也派不上用場。不過,從服務員的肢體語言來判斷,估計是要驗票。他從口袋裡掏出車票,雙手遞給服務員,使勁地說:「Sank you, sank you!」
「最悲傷的小學作文」被質疑做假,Sonya 重現了他在涼山看見的問題、外界援助機構在此究竟做了些什麼、又是為什麼這些援助沒有發揮效果?
在台灣,要談受刑人在監獄中的人權似乎過於遙不可及。「為何要費心照顧做...
尼泊爾地震,奪去多條寶貴性命,摧毀了無數美好家園,卻堅定了一顆想要在尼泊爾服務的心。「棉樂悅事工坊」的創辦人林念慈在本次的公益爆米花講座「改變生產者和環境關係的社會企業」中,分享了她在尼泊爾經歷大地震的所見所聞,也談到了她如何在當地推行社會企業「在地」化,告訴我們一塊布衛生棉如何改變尼泊爾婦女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