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永續】看燈號吃海鮮? 你的選擇決定在地與永續的發展

文/林愛龍(海漁基金會執行長)

海鮮是人類獲取營養的重要來源,在四面環海的台灣人飲食生活中,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半世紀以來,全球海洋面臨棲地破壞、垃圾汙染與過度撈捕等因素,導致全球漁獲量持續下滑,如何在「愛吃魚」與「年年有魚」之間取得平衡,「永續海鮮」與「漁業管理」的概念便應運而生。

很多人問什麼是「永續海鮮」?簡單說,如果人類以目前的撈捕方式,能在可預見的下一世代、25年後,還吃得到這道海鮮以及其他生態相關聯的海鮮,而且品質與數量不變,那麼它就算得上是永續海鮮了。

翻開海鮮指南 吃出永續海鮮

海鮮愛好者如何實現這美好的願望呢?聯合國糧農組織《海洋撈捕漁業之魚和漁產品生態標章準則》中指出,認證永續海鮮須針對「確保魚群永續」、「保護海洋環境」與「有效漁業管理」三點來評估。海洋漁業的永續管理就如同追求長壽,並非僅靠單一藥劑即能健康呷百二,需要營養飲食、規律生活及充足睡眠等綜合因素作為基礎,當然也不能常發生車禍等意外。永續海鮮的可能性就與長命百歲的可能性是相仿的:透過良好的管理,逐漸接近目標。

事實上,根據201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的世界漁業報告(FAO. 2018.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首次揭露全球的漁業資源正在兩極化:漁業管理逐步到位的已開發國家,例如美國、澳洲、西歐等,在過去15年來,魚群數量正在恢復中;而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則正在面對過度撈捕的困境-船隊產能過剩、魚群種群和單位努力生產量都在持續惡化。

為了協助消費者採購海鮮時能快速挑選,全球目前有22個國家的非政府組織發行了計68款永續海鮮指南(Seafood Guide)。2011年,為了加入全球潮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博士推出首版《臺灣海鮮選擇指南》,根據海洋生態及漁業生物學的專業知識與原則,針對魚種的族群恢復力、漁撈方式對棲地破壞的程度、漁業混獲率等指標,給台灣市場常見的海鮮打分數,並仿照各國指南,將評級以紅黃綠燈表現,方便大眾閱讀記憶。

由於海洋生態環境與漁業資源不斷變動,《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約每三年更新一次,2013年、2015、2018年分別再版第二、三、四版,2021年422世界地球日公布的是第五版。第五版與過往最大不同是,首度引用了大規模的科學數據!由於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擁有全國60處重要漁港、自2013年至2020年、超過300種海鮮的港口調查資料,海漁基金會的林愛龍執行長、黃章陽組長及會內多名專家顧問,與邵廣昭博士針對第四版的海鮮「資源趨勢圖」進行分析,並補充了原本未列在指南內的台灣沿近海前30大漁獲,以及多年來消費者經常詢問的魚種,使得第五版達到了100種海鮮可供參考,大幅提高生活實用性。

選擇在地海鮮 減少永續成本

此外,第五版針對「不買遠道而來漁獲」原則進行了燈號的統一調整,落實區別「本國在地產、本國外地產與外國進口」三類。依據國際海洋法的精神,本國與外國海鮮的區別在於撈捕漁船的國籍,在地與外地海鮮以台灣200浬經濟海域為判斷標準。藉此提高消費者選購海鮮時的生產海域及生產國意識,一則減少食物里程,再則為台灣永續漁業的推動做出綠色消費力的貢獻。以魷魚及秋刀魚為例,這兩種捕撈自200浬外海域的遠洋海鮮註記為外地產,綜合資源現況趨勢圖及撈捕海域後,評為黃燈(表一)。

表一/海鮮選擇指南第五版同魚種、不同產地之燈號列表

本國漁船在地海域撈捕的海鮮,可以「鯖魚」為代表。鯖魚是台灣過去八年來沿近海的最大宗,每年至少有5到8萬公噸產量。2010年起,曾經有過度撈捕的危機,然而從2013年開始實施台灣目前最嚴格的漁業管理之後,花腹鯖與白腹鯖的體長已經稍微加大,漁獲量趨勢圖五年來維持中高水平線的穩定。

弔詭的是,儘管台灣每年有這麼大量的鯖魚生產,根據海關進出口資料顯示,鯖魚近五年平均進口量卻也高達10,995公噸,其中挪威進口鯖魚最多,五年來累計已經從挪威進口了38,380公噸的鯖魚(圖一),主要在消費市場以新鮮魚片販售;與此同時,台灣鯖魚卻大多作為餌料或飼料,國內消費市場與餐廳套餐不常見到台灣鯖魚。細究原因,挪威寒冷的北海大西洋鯖魚與台灣溫帶彭佳嶼海域的花腹鯖相比,挪威鯖魚油脂高、蛋白質低,一般烹飪後口感特別吸引消費者;台灣鯖魚EPA及DHA含量多、蛋白質高、油脂低,若無特別烹飪,吃起來可能覺得「柴柴的」不好吃,因而過去較不受台灣消費者青睞。

「追求美食」是人類攝取多元食物、滿足身心需求的展現,亦是一個社會文化、歷史與商業活動的痕跡。只是,食品體系在全球化趨勢下,「環境永續」危機往往與便利性同步上升。原本與村鎮緊密依存的農漁牧生產業,在跨國食品企業帶來的資本密集下,逐漸朝向大規模企業化經營,生產地的「生態環境承載量」與生產國的「永續政策推動順利與否」,都在利潤追求下,優先次序被大幅往後拋。漁業就是一個例子。「以鄰為壑」或「放棄自我成長機會」都是大量購買進口海鮮時,台灣所同步付出的永續成本。

以鯖魚為例,我們錯過的不只是台灣鯖魚這個健康選擇,而是當台灣漁業銷售量不足、獲利不豐時,便難以推動永續漁業所需的漁業管理,包括實施禁漁區、禁漁期,友善漁工所需的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或是更好的薪資待遇。因為漁民賺的錢不夠撐過海洋之母每年需要的休養時間-至少三個月。台灣消費力帶來的動能都流往國外了,北歐生產鯖魚的國家因而有了更大的經濟優勢持續進行產業升級。進口白帶魚、鮑魚等都帶來了相似的危機。

總結來說,第五版海鮮選擇指南是以長期的科學數據為基礎,結合海洋生態與漁業管理的知識所形成,可說是一本「食魚教育」手冊。台灣民眾可以購買綠燈海鮮天天享用,如果感覺目標太艱鉅,至少以每個月80%以上的海鮮採買綠燈海鮮、在地海鮮、有標章海鮮來努力看看。黃燈海鮮,偶爾可以吃、謹慎消費,畢竟還是要小心魚群數量跟生態的問題。

期待透過綠色消費行為的調整,讓台灣的下一代、子孫一代,都能夠享受台灣在地海鮮的營養與美好滋味。

圖一/台灣鯖魚漁獲量及鯖魚進口量比較趨勢圖
(彙整自臺灣海關進出口統計網及海漁基金會資料庫)

延伸閱讀:【海洋永續】節氣食「漁」 海鮮料理中少不了的永續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