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成為夥伴,發展的路上方能前行/SDGS-17(夥伴關係)

圖/Fernando Cabral @ unsplash

編按:

從去年開始許多團體逐漸在倡議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究竟是什麼?它跟臺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心上?

NPOst 與臺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合力開啟了這個專欄,期望以 Taiwan Aid 紮實的研究基礎及其成員組織豐富的國際服務經驗,讓每個人都能理解 SDGs 為何與我們大有關係。本專欄將陸續將針對 SDGs 裡的各項目標議題,深入討論臺灣自身狀況,以及每個人身在其中所能呼應與著力的方向。

 

在 月 日甫結束的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夥伴關係」論壇ECOSOC Partnership Forum)中,官網再次聲明了全球包容性是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最核心的精神,而夥伴關係作為 SDGs 最後一項目標,有其總結效果,「貫穿SDGs 的 17 個目標,都體現了需透過全體的參與與承諾,來促進具有包容與韌性的社會。」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夥伴關係」論壇始於 2008 ,每一年都會針對全球政府、非政府、官方、私部門、公民社會與民間組織各種不同層級之間如何搭建可靠、可合作的夥伴關係進行討論與對話。此論壇邀集全球利害關係者,將其意見充分表達與串連,每年針對不同的 SDG 目標,探討如何透過夥伴關係更有效率與運作得更成功。不論是性別平等、消滅貧窮、終生教育、體面而尊嚴的工作、青年議題等,都曾以夥伴關係的架構重新錨定在全球不同的現實狀態下,所有關心者與行動者應如何施力以及互相合作、分享成果。

過往的默契猶在

然而,「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並非在 SDG 中才被不斷提出與檢視,事實上,建立全球夥伴關係同樣也是 2000-2015 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最後一項目標(MDG 8A global partnership for development)。不過,在 MDG 的架構之下,夥伴關係主要以「援助」的視野予以定義,以經濟、通訊、藥物等供給為主軸,提出 項完成指標──

發展開放、可預測、零歧視的貿易與經濟系統(8.A)、處理最不發達國家中特殊需要(8.B)、處理小島國家與內陸國家特殊需要(8.C)、徹底解決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8.D)、與藥廠合作,提供發展中國家可負擔的基礎藥品(8.E)、與私人公司合作,提供通訊新技術(8.F)。

以這 個指標所定義的千禧年夥伴關係,可從千禧年成果報告中,認證其 2000 年到 2014 年「完成」的狀態:已開發國家援助的金額增長 66%,到達 1352 億美元、發展中國家進口到已開發國家中的貨物近 成免稅、外債負擔從 12% 降低到 3%、行動電話註冊用戶從 7.3 億到 70 億,並達到 32 億的網路使用者。其巨大數據的意義在於顯現千禧年發展目標所設立的指標確有達成功效,已開發國家對於受援國所投注的金援數字與科技的進展,顯現了這一階段的夥伴關係效能。

插圖/侯希

2014 年,在千禧年發展目標結束的前一年,ECOSOC 夥伴關係論壇所提出的檢討即回顧了夥伴關係在千禧年目標中的成果,以及未來要如何著力於永續發展目標,以下摘錄幾點重要的提醒:

  1.     2015 年後的夥伴關係需要以人為本,並且兼具包容。
  2.     公私部門之間的協力必須提供可問責、透明性、可監督等框架。
  3.     世界變化太快,夥伴關係必須逐步開展與適應,對彼此尊重、對未知謙遜,向不同的行動者學習不同經驗。
  4.     多元的利害關係者,其相互夥伴關係是新的執行取向。包括公民社會、私人公司、慈善企業等都是其中一份子,納入多元的私部門,會讓夥伴關係更具創新與科技能力。
  5.     有效能的夥伴關係需要一系列的承諾及監督來確認執行成效。與在地社群合作尤其重要,此途徑在於確認需求、形成策略、樹立當地主體性與責任,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精神,成功的定義在於每一個利害關係者的專長都得以發揮,並且滾動式的向彼此多元學習。
  6.     公民社會是發展的關鍵,包括監督彼此的承諾、展開多元對話、增進政策討論,促進問責與透明機制。

不拋下任何人:承先啟後的 SDGs 夥伴關係目標

從 MDG 的「援助」觀點出發並調整後,進入 SDG 最後一項目標:夥伴關係,在 SDG 的 17 項目標、169 項指標中,從 MDG 的提醒可清楚看到夥伴關係之於所有目標之承先啟後的串連作用:以人為核心、全球團結、多元合作、各項目標相互關聯且相輔相成、著重於最貧困與最脆弱的群體,「不拋下任何人」為其終極使命。

SDGs 第 17 項目標:夥伴關係(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為了永續發展目標,強化執行效能與全球夥伴關係。

Strengthen the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and revitalize 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多元合作、公開透明、可監督問責等基本概念都是 SDGs 夥伴關係目標中的重要精神,以此來實踐終結貧窮、減緩不平等、降低脆弱性、促進經濟成長等 SDGs 其他核心目標。然而,隨著國際局勢、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以及民間社會等各行動者的不同能量與定位,夥伴關係也絕非隨意信手拈來便可建立,其所設定的衡量指標也不若 MDG 時代單純以強國給弱國的援助為取徑,而是強調加強夥伴關係的連動性,以確保多方在建立跨國貿易、援助和投資等行動時,有助於這些目標的發展,而非反過來危害目標。

舉例來說,根據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統計,自 2012 年後,每年全球財富投入發展援助的金額屢創新高,從 1300 億上攀到 1426 億美元。然而,不可迴避的現實考驗是,窮國也需要面對因為跨國企業假報貿易額避稅還債、貸款利息,以及貿易協定掠奪資源與勞力,導致金援再度回流,甚至難以計算,得失之間難以釐清。

插圖/侯希

同樣的論點也出現在 2017 年 SDG 的年度報告中。報告指出,雖然官方發展援助(ODA)達到新高,但對最不發達的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其援助比例反而下降;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債務負擔仍舊巨大且償債能力不穩定;而當已開發國家的網路可及率已達到 80%,發展中國家 40%,最不發達國家只有 15%;且從 2007 到 2016 年這 10 年間,全球有 25 個國家或是區域連一次人口普查都沒做過。

因此,SDGs 17 所談的夥伴關係指標中,就在討論已發展國家如何透過調動稅收、財政資源、債務融資、投資促進等方式,籌措更多資金增加國際援助總量(17.1-5,並且關切貿易如何建立起透明、公平、非歧視的制度,使其有利於而非有害於窮國(17.10-12)。此外也更進一步指出政策/機制的一致性,避免國際援助產生的果實,又在其他地方被奪走(17.13-15),同時強化全球和區域間的合作,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與三方合作(亦即北方國家與特定南方國家合作,共同協助其他南方國家),以及公私部門間的夥伴關係(17.6、17.9)。而其他重視知識傳播、技術促進、能力建置、通信技術等指標,也再再顯露出「夥伴關係」目標中,嘗試以公平、正義為骨幹,讓國際趨近整體的要求。

插圖/侯希

全球響應多元合作

夥伴關係落實在 SDG 每個目標之中,也存有打破過去「北方援助南方」的慣習,區域之間,尤其過去被框架為發展中國家的南方國家(註),如今多已成為大型新興經濟體,彼此合作聯盟形成一種國際新趨勢。離臺灣咫尺之遙的東協(ASEAN),今年 3 月便與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ESCAP共同發表了一份報告將 2025 東協社群願景與 2030 SDG 議程互為補充,作為未來的行動框架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ASEAN Community Vision 2025 and the UN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Framework for Action),強調將東協視為一個整體,以此來消除貧窮、加強連結、發展基礎建設、永續自然資源與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以及韌性社會等目標。東協在此報告中強調未來願景與政策擘劃皆與 SDG 息息相關,「互補」即是東協的態度與觀點。

插圖/侯希

無獨有偶,今年 2 月在馬來西亞,由德國政策顧問公司 Adelphi、聯合國項目事務廳(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Project Services, UNPO)所主導的城市聯盟組織(Cities Alliance)、非洲城市中心(African Centre for Cities)、德國發展研究所(the 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德國國際及安全事務研究所(the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等國際智庫所共同發表的「在地與區域政府如何追蹤與檢討永續發展目標」報告中,則再次強調建立多元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其促進了包容、動員、知識與專業的分享,以及技術與資源的流動。

此報告也建議,可在現有由全球永續發展夥伴關係數據庫Global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ata, GPSDD)所搭建的、公開透明的大數據框架下,連結社群、區域、國家等有效數據以供分析,推動公民社會、學術組織、民間團體、公司、區域、國家進行夥伴改革。

圖/Vladislav Klapin @ unsplash

去年由聯合國 SDG 行動動員(UN SDG Action Campaign)所啟動的新節日:全球可持續發展行動節The Global Festival of Action),更是在今年一口氣聚集來自 150 個國家、1200 多名包括民間社會、私部門、學術界、社會運動、青年團體、媒體、國際組織等來自不同社群與層級的國際代表,透過創新博覽會、工作坊、短講等活動,希望促成全球夥伴關係的多元互動,最終遍地開花。

國際上側重於「夥伴關係」的討論與行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全球與區域之間如何合縱連橫運用策略與活動,將國家、各級不同專業的組織、團體、機構建立良善且有效的互動也越來越受重視。

不過,評估資源與並籌措到位、將專業能力建置帶往不同地區,與不同社群發生互動,這樣的多方合作對臺灣老牌國際援助組織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來說,已經是日常之事。「『夥伴關係』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其執行長王金英說。

圖/@ Freepik

學習成為夥伴:自我檢視、放下本位主義、建立信任、同理別人

美籍傳教士醫生羅慧夫(Samuel Noordhoff)早在 1959 年來到臺灣時,便將整形外科的技術帶到臺灣,並支援臺灣醫生赴美受訓、能力建置。1990 所成立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更以重建先天顱顏損傷、經濟弱勢的孩子作為使命,且被改變的並非只有孩子的容顏:「一個唇顎裂的手術只需要 1 至 個小時,卻可以重建一個孩子的一生」。

王金英強調,羅慧夫基金會作為一個有臺灣醫療團隊支持的非營利組織,在國際上的作為並非是降落傘式「只要 KPI,做完就走」的義診,而是著力於建置當地自己的醫療團隊,「一個完整的顱顏手術需要外科、牙科、麻醉顆、護理、語言治療等所形成的醫療團隊,甚至必須納入當地社工,協助患者回到社區。」從 2000 年起,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所培訓的逾百位在地種子醫生團隊廣佈 19 個國家、30 多個不同的當地醫院,跨國合作的經驗豐富。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合作處副主任李尚林補充,基金會的主軸就是「技術轉移」,讓有用的技術可以留在在地是最終目標,而每一次的開會討論與專案評估,則是有機變動的過程,「外國醫生來到臺灣受訓」與「臺灣醫生出國義診」連動,重點都是要往前進展,「長出在地的團隊」。基金會從人力培訓、需求評估、資源募集等多重角色的互補與協調,甚至與不同國家需要使用的不同通訊軟體,都是「夥伴關係」扎實實踐的細微之處。

插圖/侯希

「信任關係的建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王金英多年來與不同國家團隊互動,語重心長的分享經驗:不同文化的跨越、溝通與了解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自我檢視非常重要」,怎麼去除臺灣本位主義,或甚至可以說是臺北本位主義,對於提供服務的機構而言,「同理才能帶動實務的操作」。

王金英舉例,在相對封閉的國家中,需要透過臺商的關係才能建立人際網絡;而在相對貧困的國家中,當地醫生連餵飽自己一家都有難度,治療更多的病人與提升自己的技術對他來說都缺乏有效誘因;又例如,不同工作文化對於「做好一件事」的定義不一樣,合作愉快並非一蹴可幾;或者更困難的掙扎在於,有時面對其他也想要做顱顏重建的國際組織,如何應對「搶病人數」的問題。

「全球夥伴關係」在永續發展目標下給了一個龐大的架構,而落實在生活中的關係建立則是處處有眉角。「每個人都應該要學習怎麼成為他人的好夥伴」,王金英以夥伴關係的目標反求諸己。在全球劇烈變化的浪潮下建立多元關係,時時在每一個合作階段重新反問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終極目標,才不會為了建立關係而建立關係,也不會在跨文化的震撼下,失去調整的彈性與包容性。

插圖/侯希


註:南方國家

二戰結束後,歐美各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這些殖民地多半位於亞、非、拉丁美洲等 3 洲,相對於位處歐洲北美的殖民母國來說地處南方,因此而有南北之分。


延伸閱讀:

NPOst 專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從 MDGS 到 SDGS:強化氣候問題、追求和平、公正與包容

「永續」是種選擇,與經濟發展從不互斥/SDGS-8、9、11(經濟、創新基礎建設與永續城鄉)

作者介紹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