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 如何進行社區的發展創新?「創新來自於體驗與積累」 / 2017 桃園 NPO 論壇報導(下)

活動名稱:2017 桃園 NPO 論壇:直達共好──NPO 讓好事循環【NPO 在桃園:社福的在地活化】

日期:2017 年 12 月 3 日

時間:10:20-17:10

地點: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 390 號)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桃園市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主持人:黃志杰/桃園平鎮區鎮興里里長

與談人:簡瑞鴻/「HO覓」藝文實驗研究所創辦人、徐德耀/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文/許楚君  NPOst 特約記者   

近年來社區的活化、創新,一直是臺灣各地關注的議題,然而,許多社區發展實踐卻未必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個場次邀請到分別在臺灣南北長期深耕地方的 NPO 工作者,以他們自身的珍貴經驗,發表對於社區營造的想法。

其中一位與談人,是回到屏東創辦「Ho 覓藝文實驗研究所」的簡瑞鴻,他嘗試用各種創新空間、在地行動,喚回年輕人對鄉土的認同。另一位則是致力於社區工作的徐耀德,他長期在地方舉辦特色活動,在承受著桃園航空城衝擊的竹圍社區,凝聚各年齡層的居民,尤其將閩南傳統結合地方特色,發展出令人眼睛一亮的社區文化。

Ho 覓藝文實驗研究所:行動與合作,帶來不同可能

簡瑞鴻喜歡大家叫他「阿鬨」,因為「鬨」這個字表達了共同行動,而臺灣需要的就是大家的合作才能帶向不同的可能。

他提到,臺灣從德國、英國與日本學習經驗,進行社區營造至今已經 30 多年。然而,從荷蘭、日本到國民政府再到今天,臺灣人彷彿只能被動的隨著外在改變,許多工作也只是不斷學習和抄襲,無法沉澱出文化的厚度,就如同主持人黃志杰所說的、 90 年代風靡一時的蛋塔,僅是一陣流行。

Ho 覓藝文實驗研究所創辦人簡瑞鴻。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社區再造的風潮也像蛋塔文化一樣,不斷掀起,例如 15 年前流行馬賽克拼貼,熱潮退散後,7 年前左右出現很多的彩繪,現在又流行起 3D 彩繪,卻錯失了個別的積累工作。臺灣人擅長學習,但找到社區特色是很困難的,各地的生活脈絡也無法同質化。

在這樣的社區營造風氣之下,社區可以凝聚起來,但無法永續。創新必須搭配永續讓長久的生活痕跡變成文化積累,才不會讓一時的隨波逐流變成環境垃圾。在這個前提下,如何讓永續和創新連結就變得非常重要。

社區營造,從生活的根本開始

阿鬨創辦「Ho 覓」,選擇的標誌也有打招呼的意象,因為他認為社區產業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社區營造應該像是一棵樹,需要有樹幹和樹根,才能長出豐盛的樹葉。Ho 覓在做的,就是透過創意空間,開始紮穩樹根、慢慢累積樹幹的養分。

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從大一開始創辦大大小小的非營利組織,阿鬨認為 NPO 並非不營利,它與營利組織的不同在於末端資源的去處。因此一路以來,他不斷的思考如何持續找到資源。

要找到資源就要有新的點子,讓外界願意投入資源與人力。阿鬨提到,NPO 應該提升效能、減少耗損,並且橫向找到合作對象,同時,創新不僅要標新立異,而是要回到根本的生活脈絡,找尋自身的定位。因此他選擇回到故鄉屏東,這個一般認定中的「資源末端」,反而讓他找到著力點,將創意發揮得有聲有色。

交流互動,創造地方連結

阿鬨前期創辦「大號文創」,發現文創之名難以取得在地人的信任,也無法與地方連結,因此將心力轉移到「南方青年力」。透過青年返鄉的號召,反而招募到許多實習生與志工。

作為創業者,阿鬨尋求資源的方式也是秉持著自造者(maker)的精神。由於政府經費無法申請補助來購買桌子,他就辦工作坊、申請材料經費,透過課程讓學員一同手作,工作室的家具就有了著落。

Ho 覓舉辦萬年溪行動環境教育課程。圖/@ Ho 覓 fb

在 Ho 覓, 3、4 樓作為公寓換宿空間、2 樓是獨立書庫,還有 1 樓的黑金咖啡,隨時匯聚來自各方的人,共同激盪出新的可能。阿鬨透過這個空間,讓行動和計畫得以長期累積堆疊,也讓外部和內部資源串聯。他同時也花 3 到 5 年時間,對林邊當地做全面性盤整,從產業端回推,直接從產業需求發想創意。

他認為 NPO 作為第 3 方機構,應該跳脫產官學的限制,從當中找到顯性與隱性的資源,並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因此他籌辦的活動有公部門及學校的角色參與,但不會有長官致詞掛名,而是要以要完成的行動為核心。

這幾年,他也辦了共食交流,透過單純的「吃飯」活動,人們得以匯聚在一起。2015 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之後,他也辦了「Make Bus」培力營,透過 10-15 天的營隊帶進年輕人。這個活動有 2 個梯次,期間沒有課表、流程,他期待來到這裡的年輕人重新歸零、放下所有標籤,經由實際的生活體驗找到新的思考角度。

在 Make Bus 培力營活動中,參與的年輕人都必須寄宿當地家庭,至今仍有人定期回到林邊,無形中讓慢慢流失的年輕人與屏東當地產生新的連結。阿鬨說,社區營造真正重要的是找回人對於地方的感覺,有了這種連結,才可能產生出創意。

Ho 覓於林邊鄉舉行 Make Bus 培力營。圖/@ Ho 覓官網

盤整資源,使產業持續滾動

Ho 覓不斷轉換元素,產生新的創意,也是來自於這樣理念。因此阿鬨推行的活動所思考的,也是如何使產業持續性的滾動,把林邊的教育、環境、信仰等各種議題,和地方產業串接起來。他辦了夜間旅行、生態育成計畫,將當地慢慢消失的木工傳統與搶救樹木的行動結合,並且從設計端回推產業,用畸零木材轉換傳統信仰,變化出以門神為題材的創意商品。

Ho 覓的屏東大富翁活動真人版,將屏東在地特色融入遊戲。圖/@ Ho 覓 fb

阿鬨認為臺灣什麼都有,缺乏的是盤整,因此他連結了實體空間與虛擬平臺,透過「臺灣島串」計畫,藉由踏查等行動,串連各地可能的夥伴。

他也以自身經驗分享:透過行動才能找到真正的定位,有了累積與體驗,也能讓社區總體營造跳脫一時風潮帶來的破壞。他認為「文化」是動詞,「創意」是主詞,「產業」則是受詞,文化使創意得以發生,也才能衍伸出產業的持續發展。

竹圍社區發展協會:深耕地方,翻轉社區發展

竹圍位於南崁溪的出海口,是很早就開始發展的街市。但是因為竹圍港的沒落,加上桃園機場以及桃園航空城的計畫,又將讓竹圍里的範圍減少,在這樣多重的挑戰之下,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的徐耀德理事長,反而逆轉局勢,透過深具在地特色的活動,連結了當地人的情感,也發展出社區的自信,讓竹圍成為社區營造範例中不可忽視的一方。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徐德耀。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社區成員各司其職,促進互動

竹圍當地的成員目前較趨向高齡族群,因此徐理事長不斷思考的是,如何讓這個步入晚年階段的地方,呈現輕鬆、獨立、自在的樣貌。

為了發展竹圍的地方特色,他辭去了社區大學的閩南語文化課程,專心於社區協會理事長的工作,花費許多心力設計活動,並找到社區中的人們一同合作,讓社區的成員都能夠各司其職、參與社區營造的過程。

他提到,社區活動主要分成田園型硬體型。由於竹圍社區只有福海宮附近的活動中心,因此多數的活動也以此為軸心,在這個空間裡,讓人們群聚在一起。目前竹圍發展協會設計的活動,主要是希望能讓年長群體突破原有的生活慣性、對生活保持熱烈,能夠在活動中活到老、學到老。

協會體恤行動不太方便的長輩,舉辦定點走動式關懷服務站。圖/@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 fb

因此,竹圍社區不僅每天有田園志工送來無毒蔬菜,也設置了簡易的健康檢查,讓長者能在早晨來到這裡量血壓。同時,也舉行健康操活動,並辦理健康講座與關懷訪視,讓長者能維持健康的身心,在活動中也不再孤單。

竹圍社區還開設了不少精彩的課程,像是找來專業的老師教導長者們製作環保手機袋,或是組成「不老林打擊樂」,讓長者動手動腦、預防失智,也讓憨兒一起加入。竹圍甚至辦了「酷爸俏媽肚皮舞」的有趣活動,不僅讓媽媽們展現曼妙舞姿,也讓爸爸們換上肚皮舞裝粉墨登場。

為了連結長者與年輕世代,竹圍還辦了「活力太鼓」,請來太鼓老師開班授課,讓阿公阿嬤和學生一起打鼓,祖孫互相切磋鼓勵、一起參加比賽,也促進了家庭成員的感情。

竹圍社區發展協會的月琴課程。圖/@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 fb

竹圍也在長期照護上有很好的經營,定期舉辦親子活動,媽媽帶著孩子來到活動中心,每個月邀請伊甸的老師來教導孩子,媽媽們也可以在一旁放鬆,共同探討照顧孩子的方式。

地方傳統成為社區不可取代的亮點

竹圍當地雖然不大,卻擁有許多頗具特色的在地文化。徐德耀一直以來都很關心閩南文化,也致力於找到竹圍本身不可取代的特色。透過這些特色,建立起社區成員的認同,也讓竹圍找到自信。

除了前面提到的活動,他也辦了「12 金釵老古錐」、「姥萊樂少背老」,讓阿公阿嬤們穿上傳統的衣飾,使長者們重新找回過去的記憶,年輕一輩也得以認識慢慢消逝的文化。

具有深厚閩南文化的竹圍,也在桃園閩南文化節的藝閣活動中連年得到冠軍。他們運用在地文化,以船、魚、媽祖與代表寶地的龍來製作藝閣車,除了藝閣比賽,也參與土地公文化節、西門國小閩南文化節,都獲得很好的評價。徐理事長說,他期待竹圍的藝閣能成為當地的發展產業,讓此地成為藝閣村。

竹圍社區成員一同參與藝閣製作。圖/@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 fb

除了閩南文化的運用,位於客家文化重鎮的竹圍還會定期舉辦陣頭活動,融入客家布馬陣,也加入魚產等竹圍的特色,讓竹圍派出的陣頭獨樹一幟。

竹圍還舉辦了十分特別的紅地毯活動,邀請相處 60 年以上的年長夫妻披上婚紗、走紅地毯,在離婚率不斷提高的今日分享互相尊重的相處之道。這場連續舉辦 2 年的世紀婚禮,總共設席 60 桌,讓每個家庭共聚一桌,老夫婦重溫浪漫時光,家族也分享溫馨時刻。

突破區域限制,傳承豐富的社造經驗

找到了自身的特色與自信,竹圍也開始走出據點模式,突破定點式的關懷,將據點外移。他們用政府的資源申請了咖啡車,到成功街為無法前往活動中心的居民量血壓、帶著他們跳健康操、唱卡拉OK,也帶長者到竹圍漁港散心,突破社區範圍的限制,讓社區的關懷擴及不同地方。

協會體恤行動不太方便的長輩,舉辦定點走動式關懷服務站。圖/@ 大園區竹圍社區發展協會 fb

作為社區營造良好示範的竹圍,甚至走出社區,到蘆竹區坑子社區與當地居民一起運動,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輔導鄰近社區,帶領三石、埔心、和平等社區,一對一的教學。從文書到總幹事,竹圍派出成員,傳承豐富的經驗,讓不同社區能對自己的工作有所認識。

有了徐德耀將近 10 年的耕耘,讓竹圍在機場的威脅之下仍然能重新凝聚,長久的持續累積功不可沒。

讓事件成為吸引人參與的指標

社區營造的關鍵是「人」,要如何各自整合不同年齡層的人參與社區活動、貢獻自己的專長?

主持人黃志杰里長以自身經驗分享,社區的營造必須透過無私的推動,社區的人才也要想辦法一一透過介紹挖掘出來,像他就是透過球類比賽、露營等軟性活動,把年輕人找出來,做他們可以做的工作。

圖/NPOst 公益交流站

阿鬨則認為,要找到適合的團隊,重點在於以事件為中心的參與和介入,透過平時的累積讓人認同,進而願意投入,並非有事情才找人幫忙,而是要讓事件成為指標吸引人來參與。

在徐德耀的經驗中,竹圍的年輕人多半不會參與,但長者們卻經常熱情投入相關活動,譬如 104 年的紅地毯活動,僅有 3000 多人的庄頭,當天卻有 900 多人參與,增加了竹圍的凝聚力。他認為社區營造就應該大家一起商量,以大家的討論結果做為發展方向。

讓所有人共同參與、連結人群,也使文化得以累積、創新得以產生,這也是社區營造最根本的意義。


延伸閱讀:

【活動現場】社福團體如何串聯資源?「事情做對了,資源就會來」/2017 桃園 NPO 論壇(上)

【活動現場】NPO 如何倡議環境議題?「知己知彼,建立信任。」/2017 桃園 NPO 論壇(中)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不想蓋高跟鞋教堂,臺灣農村的社區發展還有什麼想像?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